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车辆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学校有哪些

说教育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车辆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学校名单

学校名称专业名称有效期开始时间有效期结束时间备注
北京交通大学车辆工程2016年1月2024年12月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15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不在有效期内
北京科技大学车辆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河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燕山大学车辆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太原科技大学车辆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太原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内蒙古工业大学车辆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17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东北大学车辆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2013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不在有效期内
哈尔滨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黑龙江工程学院车辆工程2018年1月2023年12月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2016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不在有效期内
上海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江苏大学车辆工程2017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扬州大学车辆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浙江工业大学车辆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2016年1月2024年12月
安徽工业大学车辆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安徽工程大学车辆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福州大学车辆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福建工程学院车辆工程2020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2017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南昌大学车辆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烟台大学车辆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河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武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车辆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湖南大学车辆工程2014年1月2025年12月(有条件)
长沙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15年1月2023年12月
重庆交通大学车辆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2016年1月2024年12月
西华大学车辆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昆明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西安交通大学车辆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西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21年1月2026年12月(有条件)
西安科技大学车辆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2022年1月2027年12月(有条件)
兰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2019年1月2024年12月

说明:

1.“专业名称”为专业的当前名称,部分专业在认证有效期内曾用其他名称,详请查询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网站(http://www.ceeaa.org.cn/);

2.部分专业已参加多轮次认证,“有效期开始时间”为首次通过认证的有效期开始时间,“有效期截止时间”为最近一轮通过认证的有效期截止时间;总的有效期起止时间不具比较意义;

3.部分专业的“有效期截止时间”包含“(有条件)”的,表示需要根据其最近一轮认证有效期内中期审核结论决定是否延长至有效期截止时间;

4.部分专业在部分年份不在认证有效期,相关信息在“备注”栏说明。

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在国内外知名的大学、学科排行榜中稳步提升,继续保持软科世界大学排名500强。15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4个学科入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9个学科进入QS世界顶尖学科排名,5个学科入围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6个学科入围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继续蝉联全国第一。工程学保持ESI前1‰,6个学科进入ESI前1%。系统科学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

5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10%(A类);

7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20%(B+类)。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工作站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成绩斐然,为国家与行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学校有在校本科生16888人,博士研究生2763人,硕士研究生9933人,成人学生3389人,外国留学生全年累计1142人。近三届本科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近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校有3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国家土建类专业评估。

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栉风沐雨,北京理工大学伴随着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成长壮大。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学校现设有21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等8个其他教学科研机构,设有27个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3个直属党支部;现有教职工5600余人,汇聚了39名两院院士、350余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1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和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围绕“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学科建设方针,系统构建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现有9个学科门类,31个一级学科点,其中,30个一级博士点。设有1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4个工程博士类别。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兵器学科位居全国第一。9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设有本科专业77个,其中,国家一流专业48个、新工科专业8个。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融合创新研究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顺德研究生院等组成。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6个本科专业。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