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建设的专业点,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安徽工业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年份 | 国家级/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应用化学 | 2019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9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9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19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会计学 | 2019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车辆工程 | 2019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019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2019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2019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全工程 | 2019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物流工程 | 2019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冶金工程 | 2020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2020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行政管理 | 2020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环境工程 | 2020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2020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化学生物学 | 2020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机械工程 | 2020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2020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20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020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工商管理 | 2020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经济统计学 | 2020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工业设计 | 2020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2021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 | 2021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软件工程 | 2021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工业工程 | 2021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金融学 | 2021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经济学 | 2021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英语 | 2021年 | 国家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工程管理 | 2021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2021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21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财务管理 | 2021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1年 | 省级 | |
安徽工业大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2021年 | 省级 |
安徽工业大学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2548.72亩,现有佳山、秀山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91.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79亿元,馆藏纸质文献205.25万册,可用数据库资源139个。现有教职工218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2人、副高级职称5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9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8%)。全日制本科生26852人(其中专升本学生数为1996人),各类研究生4595人,留学生281人,宝钢、中天班学生285人,各类继续教育在籍生9698人。设17个教学院部,65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振兴计划专业47个。14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和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位居省属高校首位。
猜你喜欢内容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
淄博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
-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