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曾寄锦书无限意”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曾寄锦书无限意”出自唐代刘兼的《征妇怨》。

“曾寄锦书无限意”全诗

《征妇怨》

“曾寄锦书无限意”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刘兼

金闺寂寞罢妆台,玉箸阑干界粉腮。

花落掩关春欲暮,月圆欹枕梦初回。

鸾胶岂续愁肠断,龙剑难挥别绪开。

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征妇怨》刘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征妇怨

金闺寂寞罢妆台,

玉箸阑干界粉腮。

花落掩关春欲暮,

月圆欹枕梦初回。

鸾胶岂续愁肠断,

“曾寄锦书无限意”的出处是哪里

龙剑难挥别绪开。

曾寄锦书无限意,

塞鸿何事不归来。

中文译文:

征妇怨

金闺(美女宫)寂寞罢妆台,

握着玉箸,含情泪湿青丝衣。

花儿凋谢,掩上时间的门扉,

春天已悄然过去,月圆而寂寞,

躺在枕边,做着初次的梦。

鸾胶(化妆品)怎能缓解忧伤,

龙剑(丈夫)难以解开别离的情绪。

“曾寄锦书无限意”的出处是哪里

曾经寄过的锦书写满了心思,

塞鸿(旅行中的鸿雁)为何不再归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一个孤独寂寞的征妇为主题。诗人通过描写美女宫的环境和征妇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她的孤独和凄凉。金闺寂寞,玉箸阑干,表达了她无处倾诉的心情。花谢掩关,春去月圆,象征了时光的流转,同时也使她感到更加孤独和寂寞。她在枕边做初次的梦,意味着她的思念和幻想。鸾胶的无效和龙剑的无法解开别离的情绪,进一步突出了她的孤独和无助。诗末,塞鸿不再归来,象征了她心中的失望和绝望。

这首诗通过描写征妇的内心困境和无助,让人对她的遭遇产生了同情和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抒情清丽,给人一种悲凉的美感。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