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平生负此臣”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平生负此臣”出自唐代卢象的《寒食》。

“平生负此臣”全诗

《寒食》

“平生负此臣”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卢象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寒食》卢象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中文译文:

子推言避世,

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

千秋为一人。

“平生负此臣”的出处是哪里

深冤何用道,

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

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

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

平生负此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卢象写的,表达了对于遭受冤屈和不公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描述了子推因为言论而被迫避世,最终遇到山火而自焚。这是对于权贵的迫害和苦难的形象描写。

接下来的两句“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指出这种苦难不只是个别的个案,而是普遍存在的,不分国家、时代,也跨越了千秋,因为都是一个人在承受。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语气悲愤,表达了作者对于深深冤屈的无法倾诉的无助之感,而类似的遭遇在古代亦是少见。

“平生负此臣”的出处是哪里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这两句描写了受到冤屈的人的魂魄不满的冤气在空气中飘荡,表示他们因为悲愤而化身为形式,以风雷的神力守护着这个世界。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表达了曾经繁荣发达的文化精神的衰落,与此同时,对于冤屈和不公的愤怒与仇恨在龙蛇之间盘绕,不断变幻。

最后两句“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指向了作者对于权贵的无能为力的无奈,以及对于文公(指文学家或者知识分子)在一生中所经历的辛酸和辱弃的感叹。

整首诗词以悲痛和愤怒的情绪贯穿始终,通过对于冤屈和不公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愤怒,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之情。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