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中国人民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中国人民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一级学科名称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理论经济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2应用经济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3法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4社会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5马克思主义理论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6新闻传播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7统计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8工商管理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9公共管理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10哲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11政治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12中国语言文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13中国史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14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10002中国人民大学A-
15农林经济管理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1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17外国语言文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18世界史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19数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20物理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21软件工程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22艺术学理论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23美术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24考古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25环境科学与工程10002中国人民大学C+
26化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C+
27管理科学与工程10002中国人民大学C+
28音乐与舞蹈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C
29生态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C
30设计学10002中国人民大学C-

中国人民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创办新型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典范和缩影,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于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目前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1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获评A类学科的总数共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14个一流学科表现优异,继续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理工学科按照“卓越的基础学科”定位不断优化布局并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学校创新交叉学科发展。截至2023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70人,其中教授784人,副教授762人。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