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指尖历历泉鸣涧”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指尖历历泉鸣涧”出自宋代张鎡的《鹧鸪天(咏阮)》。

“指尖历历泉鸣涧”全诗

《鹧鸪天(咏阮)》

“指尖历历泉鸣涧”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张鎡

不似琵琶不似琴。

四弦陶写晋人心。

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

天外曲,月边音。

为君转轴拟秋砧。

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

《鹧鸪天(咏阮)》张鎡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鹧鸪天(咏阮)》

不似琵琶不似琴,

四弦陶写晋人心。

指尖历历泉鸣涧,

“指尖历历泉鸣涧”的出处是哪里

腹上锵锵玉振金。

天外曲,月边音。

为君转轴拟秋砧。

又成雅集相依坐,

清致高标记竹林。

中文译文:

不像琵琶也不像琴,

四根弦写出晋人的心。

指尖如泉水响彻涧谷,

琴腹上的声音清脆悦耳。

这是来自天外的曲调,月边的音韵。

为了您,我模拟秋天的织布机声。

“指尖历历泉鸣涧”的出处是哪里

再次成为雅集中相互陪伴的人,

清雅高洁,标志着这片竹林。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张鎡所作,题目为《鹧鸪天(咏阮)》。诗中描绘了一种特殊的乐器声音,以及音乐所带来的美妙与陶醉。诗人以鹧鸪天为比喻,表达了对音乐的赞美和向往。他用琵琶和琴作比较,表示这种乐器的声音既不像琵琶,也不像琴,而是一种独特的声音。通过指尖弹奏,乐声如泉水流淌在峡谷之间,琴弦的共鸣声如玉石撞击金属一般清脆悦耳。诗人将这种音乐形容为天外的曲调,月边的音韵,使人感受到了音乐的神奇和超越尘世的美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以音乐为伴的心情,他愿意为君演奏秋天的织布机声,与雅集中的人们共同欣赏音乐之美,享受清雅高洁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将音乐的声音与自然景物相联结,增强了音乐的艺术感受。通过对琵琶和琴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音乐多样性的追求,认为音乐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诗中的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等描写,形象地展示了音乐的韵律和共鸣之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与人们相聚,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思想的交流。整首诗以音乐为主题,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和表达,传递出一种温馨、宁静、高雅的氛围,引发读者对音乐的思考和赞美之情。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