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此去玉音应问”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此去玉音应问”出自宋代赵善括的《水调歌头(饯吴漕)》。

“此去玉音应问”全诗

《水调歌头(饯吴漕)》

“此去玉音应问”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赵善括

浩叹对青史,循吏久无闻。

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

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

多少攀辕意,不待及瓜人。

驻膏车,迟祖帐,倒离尊。

满庭桃李绿阴,何处不深恩。

此去玉音应问,底事金围微减,忧国更忧民。

“此去玉音应问”的出处是哪里

造膝一言语,四海入洪钧。

《水调歌头(饯吴漕)》赵善括 翻译、赏析和诗意

《水调歌头(饯吴漕)》是宋代赵善括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浩叹对青史,循吏久无闻。

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

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

多少攀辕意,不待及瓜人。

驻膏车,迟祖帐,倒离尊。

满庭桃李绿阴,何处不深恩。

“此去玉音应问”的出处是哪里

此去玉音应问,底事金围微减,忧国更忧民。

造膝一言语,四海入洪钧。

诗意:

这首诗是赵善括送别吴漕的诗词。诗人对吴漕的忠诚和才华表示敬佩,同时也对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官吏的默默无闻感到遗憾。吴漕是一个在江右地区任职的官员,他的才华和公正的行政能力使得江右地区在两年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诗人自问自己的才华是否能够得到正当的重视,是否能够像吴漕那样在官场中取得成功。他表达了对吴漕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并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吴漕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用浩叹来形容自己对青史(历史)的感慨,表示自己在官场中长期默默无闻。他赞扬了吴漕的才华和能力,认为吴漕的作为给江右地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诗人自问自己的才华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可,是否能够像吴漕一样在官场上有所成就。他表达了对吴漕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并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忧虑。最后,诗人寄望吴漕能够继续为国家和民众尽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和忧虑。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己与吴漕的比较思考,以及对国家和民众疾苦的关注,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