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射电天文学开始于什么年代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射电天文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四大天文,分别是:类星体、星际分子、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射电天文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电磁波频谱,以无线电接收技术为观测手段,观测的对象遍及所有天体。

射电天文学开始于什么年代

应用射电天文手段观测到的天体,往往与天文世界中能量的迸发有关:规模最“小”的如太阳上的局部爆发、一些特殊恒星的爆发,较大的如演化到晚期的恒星的爆炸,更大的如星系核的爆发等等,都有强烈的射电反应。

而在宇宙中能量迸发最剧烈的天体,包括射电星系和类星体,每秒钟发出的无线电能量估计可达太阳全部辐射的一千亿倍乃至百万亿倍以上。这类天体有的包含成双的射电源,有的伸展到周围很远的空间。

高能量的河外射电天体,即使处在非常遥远的地方,也可以用现代的射电望远镜观测到。这使得射电天文学探索到的宇宙空间达到过去难以企及的深处。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