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戚戚逢人问所之”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戚戚逢人问所之”出自唐代徐铉的《避难东归。

“戚戚逢人问所之”全诗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

“戚戚逢人问所之”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徐铉

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徐铉 翻译、赏析和诗意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是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遭遇战乱逃难,心中无法安住的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戚戚逢人问所之,

愁闷地询问所去何方,

东流相送向京畿。

“戚戚逢人问所之”的出处是哪里

向东流动的江水似乎与诗人一同向着京畿方向流去。

自甘逐客纫兰佩,

心甘情愿离开家乡的灿烂,像纯美的兰花。

不料平民著战衣。

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成了一个平民,穿上了战袍。

树带荒村春冷落,

树木包围着荒凉的村庄,春天的气息冷漠而萧条。

江澄霁色雾霏微。

江水清澈,雾气弥漫微薄。

时危道丧无才术,

在危难时期,道路失陷,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艺。

“戚戚逢人问所之”的出处是哪里

空手徘徊不忍归。

空空如也地徘徊在外,不忍心回去。

这首诗意充满了对于逼迫流亡的无奈和悲愁之情。诗人在经历战乱逃亡后,虽然心甘情愿地离开家乡,但却没有想到自己会沦为一个平民,丧失了已经熟悉的生活。村庄荒凉萧条,春天也不再温暖,江水清澈却又笼罩着薄雾。在这个时候,诗人感叹自己无才无术,无法为自己的家园做出什么贡献,只能空手徘徊着,不忍心回去。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写了诗人因战乱而逃亡的遭遇和内心的苦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我心情的反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离失所的无助感。在优美的语言之下,蕴含了对人世间乱象的深思和对人性命运的思考。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