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宝宝自理能力怎么培养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习惯成自然。家中的生活习惯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步。其实,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正确做法是创设与幼儿园相对一致的生活环境,比如关闭电视,一家人一起吃饭,鼓励孩子独立吃饭。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宝宝自理能力怎么培养

作为家长,既不需要购买专门的器材或操作手册,也不需要刻意创设一个环境。因为,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事情,玩具玩好自己收拾,自己的袜子自己洗,妈妈买菜、孩子可以剥豆子等等,数不胜数。

树立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出,“3-6岁是主动对内疚,主要的发展任务是活动主动感和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简单来说,家长鼓励、支持孩子的行为,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价值的。

宝宝自理能力怎么培养

家长放手,坚定地相信孩子的能力

对于孩子,很多家长很难百分百去相信孩子的能力,所以,很多成人常说:“你还小,这个不行的;等长大了,你就能做。”正因为成人抱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吃饭吃得都是;当孩子穿衣服能穿一个多小时;当孩子倒水打翻杯子……

家长处处为孩子“解决琐事”,以至孩子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

适当地示弱

宝宝自理能力怎么培养

在孩子的眼中,大人们都是超人,什么都会做、都懂。事实上,大人也是普通人。如果在生活上,成人对各种事情都包办代替的话,那么,当你需要孩子帮忙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拒绝你。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适当地示弱,让孩子参与其中,更积极地去做,获取各种生活体验的过程。

树立榜样,让孩子看得到

现在社会,很多家长双方都是工作族,所以家中很多事情都是祖辈帮办代替。家长自己的事情都不自己做,怎能要求孩子去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呢?

3-6岁孩子模仿能力强,所以孩子会去模仿家长的生活习惯。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做给他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榜样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了。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