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寄睡僧窗到夕阳”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寄睡僧窗到夕阳”出自唐代李中的《赠永真杜翱少府》。

“寄睡僧窗到夕阳”全诗

《赠永真杜翱少府》

“寄睡僧窗到夕阳”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李中

蓝袍竹简佐琴堂,县僻人稀觉日长。

爱静不嫌官况冷,苦吟从听鬓毛苍。

闲寻野寺听秋水,寄睡僧窗到夕阳。

骞翥会应霄汉去,渔竿休更恋沧浪。

《赠永真杜翱少府》李中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永真杜翱少府》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李中。诗词描绘了一个清静、冷僻的官宦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寂静的向往。

“寄睡僧窗到夕阳”的出处是哪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蓝袍竹简佐琴堂,

县城僻处人稀,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爱静静地不嫌冷清的官宦生活,

苦苦吟唱,听着鬓毛苍白。

闲逛寻找野寺,听着秋水的潺潺声,

写下心情,寄寓在僧窗边到夕阳。

“寄睡僧窗到夕阳”的出处是哪里

上升,最后去到霄汉,

放下渔竿,不再留恋沧浪。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蓝袍和竹简是古代官宦的象征物品,佐琴堂表示官府之堂,蓝袍竹简佐琴堂则是指官宦生活的静谧和安详。县城僻处人稀,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描绘了一个官府生活的冷清和孤寂之感。诗人不嫌冷清,反而热爱平静的生活,用苦吟来寻找内心的安慰。他闲逛于野寺,倾听秋水声,写下心情,将心思投射于日落时的僧窗。最后,诗人希望飞升至霄汉之上,不再留步于尘世的沧浪,放下渔竿,摒弃世俗的凡尘纷扰,向往一种更加纯粹、宁静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府生活和自然风景的对比,描绘了一种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诗人通过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追寻心灵的净土,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冷漠和对超脱的追求。诗意深沉而富有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