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亭亭危立风松间”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亭亭危立风松间”出自唐代李咸用的《独鹄吟》。

“亭亭危立风松间”全诗

《独鹄吟》

“亭亭危立风松间”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李咸用

碧玉喙长丹顶圆,亭亭危立风松间。

啄萍吞鳞意已阑,举头咫尺轻重天。

黑翎白本排云烟,离群脱侣孤如仙。

披霜唳月惊婵娟,逍遥忘却还青田。

鸢寒鸦晚空相喧,时时侧耳清泠泉。

《独鹄吟》李咸用 翻译、赏析和诗意

独鹄吟

碧玉喙长丹顶圆,

亭亭危立风松间。

啄萍吞鳞意已阑,

举头咫尺轻重天。

黑翎白本排云烟,

离群脱侣孤如仙。

“亭亭危立风松间”的出处是哪里

披霜唳月惊婵娟,

逍遥忘却还青田。

鸢寒鸦晚空相喧,

时时侧耳清泠泉。

中文译文:

孤雁吟啸

碧玉般的嘴长而红盖是多么圆美,

矗立在风吹的松树之间。

舔萍吞鳞的意境已经消退,

抬头可达云天之轻重。

黑色羽翼,洁白的头羽排列如云烟,

孤立脱离众鸟,像仙人一样孤傲。

展翅露羽,啸月惊动迷人的美景,

自由自在地忘却了尘世,又回到了青田。

“亭亭危立风松间”的出处是哪里

寒鸢和夜晚的鸦互相喧哗,

时常侧耳聆听清澈的泉水。

诗意:

《独鹄吟》是唐代李咸用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只孤雁的形象和场景。诗中以琼玉般的嘴、矗立于风吹松树之间的身姿,以及举头挺立时与天地轻重的关系,表现了孤雁的高傲和灵性。孤雁独立于群体,彷佛仙人,展翅时露羽、啸月,忘却尘世,回到青田。而鸢鸟和乌鸦则在寒冷的时候一同喧闹,时而侧耳聆听清泉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孤雁形象的描绘和冷暖色彩的对比来表达孤立自由的主题。孤雁是一种冷傲孤傲的形象,与寒冷的环境形成了对比。同时,孤雁对自然的感知和对清泉声音的侧耳聆听,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情感抒发。整篇诗词以优美的意象和描述,展示了孤雁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自然的深情追求。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