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收采献君门”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收采献君门”出自唐代项斯的《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一作送友人下第归)》。

“收采献君门”全诗

《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一作送友人下第归)》

“收采献君门”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项斯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一作送友人下第归)》项斯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是唐代文人项斯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收采献君门”的出处是哪里

中文译文:

送送友人归江州,初次金榜题名。

虽名高却未受到朝廷的召唤,因此以才学被挖掘,奉献给君主。

命运的安排是不可预测的,有时会遇到无缘无故的坎坷遭遇。

新春时节,友人离开城市,回到了他原来隐居的村庄。

归去无需过多辛劳努力,我知道你将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送别友人归江州的场景和心情。友人初次考中举人,但并未得到朝廷召唤,于是回到了他旧居的村庄。作者对友人的命运感到有些遗憾和疑惑,认为他的好才能被埋没了。然而,作者也对友人充满希望,相信他未来还会有更多机会证明自己。

“收采献君门”的出处是哪里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描述友人的遭遇和抱负,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的愿望和鼓励。诗中的“名高不俟召”一句,道出了作者对友人才学与前途的关注,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诗中的“收采献君门”一句,表达了友人的志向和心愿。虽然友人未能得到朝廷的认可,但他仍然怀揣着把自己的才学奉献给国家的愿望。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期待。友人回到水边村庄,是作者对他将来重新崛起的乐观预期。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命运和前途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科举制度的残酷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和鼓励。整首诗主题鲜明,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充满了对友人未来辉煌的期许。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