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神物自归空”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神物自归空”出自唐代章孝标的《道者与金丹开合已失。

“神物自归空”全诗

《道者与金丹开合已失,因为二首,再有投掷》

“神物自归空”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章孝标

木钻钻盘石,辛勤四十年。

一朝才见物,五色互呈妍。

七魄憎阳盛,三彭恶命延。

被他迷失却,叹息只潸然。

阴阳曾作炭,造化亦分功。

减自青囊里,收安玉合中。

凡材难度世,神物自归空。

惆怅流年速,看成白首翁。

“神物自归空”的出处是哪里

《道者与金丹开合已失,因为二首,再有投掷》章孝标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道者与金丹开合已失,因为二首,再有投掷

木钻钻盘石,辛勤四十年。

一朝才见物,五色互呈妍。

七魄憎阳盛,三彭恶命延。

被他迷失却,叹息只潸然。

阴阳曾作炭,造化亦分功。

减自青囊里,收安玉合中。

凡材难度世,神物自归空。

惆怅流年速,看成白首翁。

“神物自归空”的出处是哪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作品。诗人以金丹(道家修炼仙丹的一种方法)和道者为主题,探讨修道的艰辛和仙丹的迷失。

诗中,诗人借木钻盘石的形象来形容修道的艰辛,描述自己辛勤修炼了四十年。然而,即使经过如此多年的努力,却只在某个时刻才看到了修道者所追求的五色丹药的美丽。七魄憎阳盛,三彭恶命延,意味着修道者不喜欢阳气旺盛,命运延长三次,更多是感叹自己的失落和无奈。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通过阴阳的比喻,表示自己的功力被减少,仙丹不再在青囊(指持有仙药的容器)中,而是安于玉合(指合并)中。这里表达了修道者的迷失,他们发现神奇的仙丹已经消失,善恶、阴阳、造化等事物也被分割开,大到凡人难以计度的境界,神物也归于空寂之境。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忧虑,感慨岁月匆匆,将自己看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同时,也透露出修道者在修炼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以及追求仙丹之路的艰辛。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最终达到了某种境界,但又发现仙丹已失,心中不禁唏嘘一声。整首诗以凄凉的情调诉说了一个道者的心路历程。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