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馀霞谁共餐”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馀霞谁共餐”出自唐代窦参的《登潜山观》。

“馀霞谁共餐”全诗

《登潜山观》

“馀霞谁共餐”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窦参

山势欲相抱,一条微径盘。

攀萝歇复行,始得凌仙坛。

闻道葛夫子,此中炼还丹。

丹成五色光,服之生羽翰。

灵草空自绿,馀霞谁共餐。

至今步虚处,犹有孤飞鸾。

幽幽古殿门,下压浮云端。

万丈水声落,四时松色寒。

既入无何乡,转嫌人事难。

终当远尘俗,高卧从所安。

《登潜山观》窦参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潜山观》

山势欲相抱,一条微径盘。

攀萝歇复行,始得凌仙坛。

闻道葛夫子,此中炼还丹。

丹成五色光,服之生羽翰。

灵草空自绿,馀霞谁共餐。

“馀霞谁共餐”的出处是哪里

至今步虚处,犹有孤飞鸾。

幽幽古殿门,下压浮云端。

万丈水声落,四时松色寒。

既入无何乡,转嫌人事难。

终当远尘俗,高卧从所安。

诗词的中文译文:

登上潜山观景,山势蜿蜒绵延,

攀爬藤萝,休息再行,方能登上凌仙坛。

听说葛夫子,就在这里炼制还丹,

丹药成熟后,散发出五彩的光芒。

服用后即可生出仙禽之翼,

青青的灵草,没有与之共享仙膳的人。

直至今日,步入虚无之地,

依然有一只孤雄飞鸾。

幽幽的古殿门,令浮云降低姿态。

滔滔万丈的水声响起,四季松木色彩寒冷。

既然来到了此地,渐渐厌倦人世之事。

终须离尘俗,高卧于此,从容安逸。

“馀霞谁共餐”的出处是哪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登上潜山观景的情景,描绘了山势蜿蜒曲折,攀爬葛藤的过程,以及达到顶峰后的仙境体验。诗中提到的“葛夫子”是指古代道家葛洪,据说他在这座山上修炼炼丹术,成就了仙人。作者表达了对仙境之美的向往,通过登山的过程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如“山势欲相抱”,形容山脉交织连绵;“丹成五色光”,描绘了仙丹的奇妙变化;“灵草空自绿”,表达了仙境之美。这些描写都传递着一种神秘、超然的意境。

整首诗以“终当远尘俗,高卧从所安”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于纷扰世事的疲倦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心旷神怡地隐居在山间。诗中透露出对于超脱尘世之境的向往与渴望,以及对仙境之美的赞美。

总之,这首诗以具体的事物描写表达了对仙境之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述攀登山峰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忧思和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情感真挚,给人以平静、宁静和超然的氛围。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