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出山逢世乱”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出山逢世乱”出自唐代崔峒的《送真上人还兰若》。

“出山逢世乱”全诗

《送真上人还兰若》

“出山逢世乱”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崔峒

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

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

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

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

《送真上人还兰若》崔峒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真上人还兰若

得道云林久,

年深暂一归。

出山逢世乱,

乞食觉人稀。

半偈初传法,

中峰又掩扉。

爱憎应不染,

“出山逢世乱”的出处是哪里

尘俗自依依。

译文:

真上人在云林修道已有很久,

虽然岁月已久,但只是短暂地归来。

出山时正逢世界纷乱,

乞食时觉得人们已经稀少。

刚传了一半的佛法,

中峰又闭上了观门。

爱憎应该不再有牵扯,

尘世的俗务却仍然纠缠不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佛教僧人真上人离开云林寺修行一段时间后归来的情景,表达了他在尘世中的种种感受。

第一句“得道云林久”,说明了真上人在云林寺修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通过修行得道,追求真理。

第二句“年深暂一归”,表明虽然真上人在修行中度过了很多年,但是他只是短暂地离开修行生活,不追求任何尘世的功名利禄。

第三句“出山逢世乱”,描述了真上人在离开修行生活的时候,正巧碰上了世界纷乱的局势,也许是政治和社会上的动荡。

“出山逢世乱”的出处是哪里

第四句“乞食觉人稀”,意味着真上人出外行乞时发现人们已经不太愿意施舍,也许是因为世界的动荡导致人们贫困和困苦。

第五、六句“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表明真上人虽然传授了一部分佛法,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他停止了传授,闭上了观门。

最后两句“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表示虽然真上人追求的是超越尘世的境界,但是他仍然无法免除尘世的纠缠和依恋。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真上人的修行生活和归来后的感受,表达了离开修行生活的价值和困境。诗中蕴含了对尘世的思考和超越的追求,展示了佛教文化中追求解脱的精神。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