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谁识远公名”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谁识远公名”出自唐代崔峒的《题空山人石室》。

“谁识远公名”全诗

《题空山人石室》

“谁识远公名”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崔峒

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

云山知夏腊,猿鸟见修行。

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

年年深谷里,谁识远公名。

《题空山人石室》崔峒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空山人石室》

崔峒

“谁识远公名”的出处是哪里

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

云山知夏腊,猿鸟见修行。

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

年年深谷里,谁识远公名。

中文译文:

早晚思悟生命的无常,头陀不来到城市。

只有云山知道夏季和冬季,猿猴和鸟儿见证修行的人。

我生活在偏僻的地方,没有人走溪边之路,只有我追随着水流的声音。

“谁识远公名”的出处是哪里

年复一年我生活在深谷之间,请问有谁知道远行者的名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与尘嚣世界隔绝的虚幻山间石室。诗人立志修道,希望早晚能够领悟生命的无常,并不再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他自称“头陀”,指的是出家人,表示他逃离城市的繁华喧嚣,选择隐居于山中。在这里,只有云山和猿鸟能够真正理解他的修行和生活方式。

诗中的“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意味着诗人的石室位于一个偏远的地方,山间溪流的潺潺之声成为他唯一的伙伴,也是他追求修行的动力。而“年复一年我生活在深谷之间,请问有谁知道远行者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认识他的修行和奉献,但并不为名利所动,他更在乎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完善。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间石室修行者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冷漠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真实感受。同时,诗人的修行精神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