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暂忝身心调”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暂忝身心调”出自唐代薛据的《题鹤林寺》。

“暂忝身心调”全诗

《题鹤林寺》

“暂忝身心调”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薛据

道门隐形胜,向背临法桥。

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忝身心调。

愿谢携手客,兹山禅侣饶。

《题鹤林寺》薛据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题鹤林寺》是唐代薛据创作的,描写了鹤林寺的景色和禅修的意境。

中文译文:

道门隐形胜,

道门的隐秘之处胜过一切,

向背临法桥。

我站在法桥的一端,迎面而来的是道门。

松覆山殿冷,

松树覆盖着山殿,寒冷无人。

花藏溪路遥。

“暂忝身心调”的出处是哪里

鲜花藏在遥远的溪路边。

珊珊宝幡挂,

宝幡高高挂起,闪耀着光芒。

焰焰明灯烧。

明亮的灯火燃烧着。

迟日半空谷,

夕阳迟迟,半空的山谷。

春风连上潮。

春风吹拂着海潮。

少凭水木兴,

少依靠水木的兴盛,

暂忝身心调。

暂时忘却身心的烦忧。

愿谢携手客,

感谢与我同行的客人,

“暂忝身心调”的出处是哪里

兹山禅侣饶。

在这座山中,禅修的同伴们富饶。

诗意:

这首诗以鹤林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禅修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之道的追求和赞美。诗人将道门的隐秘之处视为胜地,法桥成为诗人与道门相遇的象征。寺庙中的景物,如松树、溪路、宝幡和明灯,都是诗人感悟修行的源泉。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禅修伙伴的感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意象,展现了禅修的宁静和美好。

赏析:

《题鹤林寺》是一首以禅修为题材的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寺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禅修之道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以松树覆盖山殿来营造出清冷的氛围,以珊珊宝幡和焰焰明灯来表现宝贵的修行之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意象,展现了禅修的宁静和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