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漏声遥在百花中”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漏声遥在百花中”出自唐代皇甫曾的《早朝日寄所知》。

“漏声遥在百花中”全诗

《早朝日寄所知》

“漏声遥在百花中”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皇甫曾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

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

《早朝日寄所知》皇甫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早朝日寄所知》

朝代:唐代

作者:皇甫曾

长安雪夜见归鸿,

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渐分双阙下,

漏声遥在百花中。

炉烟乍起开仙仗,

“漏声遥在百花中”的出处是哪里

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

不应黄叶久随风。

中文译文:

在长安的雪夜,我看到了归来的雁群,

在紫禁城中,太阳升起向天致敬,我也随之起舞。

曙色逐渐分开双阙,露出了皇宫下的景象,

遥远的漏声在百花之间回荡。

炉烟突然升起,象征着神仙的降临,

玉佩刚刚完美地悬挂在皇帝身上。

我们一同承受着命运的洗礼,就像共同经历雨露滋润一样,

不应该像黄叶一样久久地随风飘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皇帝在紫禁城中举行朝会,祈求国家的安宁繁荣。诗人皇甫曾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皇帝和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祥和富足生活的向往。

在第一句中,归鸿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人事的变迁,而长安的雪夜则为诗篇设定了冷寂的背景。

第二句中,皇帝朝天拜舞,表现出他的至高地位和威严,而诗人则在这个仪式中有如仙舞,似乎与皇帝在仪式中相互呼应,折射出对皇权和仪式的一种崇敬和想象。

“漏声遥在百花中”的出处是哪里

第三和第四句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曙色逐渐散开,宫殿的景象显露出来,漏声回荡在百花之间,弥漫着宫廷的宁静和庄严。

第五和第六句,炉烟升起,仙仗开启,玉佩挂于皇帝身上,这些都是皇帝朝会的元素,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宫廷的场景之中。

最后两句通过自然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祝愿。共同承受雨露的滋润,象征着人民与皇帝共同承担国家的责任,而“黄叶久随风”则暗示着希望国家繁荣长盛,不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消逝。

总之,这首诗以华丽的词藻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皇帝和国家的庄严仪式,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祝愿和美好希望。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