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箫声去日远”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箫声去日远”出自唐代徐坚的《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箫声去日远”全诗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箫声去日远”的出处是哪里

唐代 徐坚

星汉下天孙,车服降殊蕃。

匣中词易切,马上曲虚繁。

关塞移朱帐,风尘暗锦轩。

箫声去日远,万里望河源。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徐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是唐代文人徐坚所作的诗词。诗意表达了送别金城公主出使西蕃的情景,描绘了车马奔驰、风尘暗扰的景象,展现了边塞壮丽壮美的风光。

“箫声去日远”的出处是哪里

中文译文:

星汉下天孙,

车服降殊蕃。

匣中词易切,

马上曲虚繁。

关塞移朱帐,

风尘暗锦轩。

“箫声去日远”的出处是哪里

箫声去日远,

万里望河源。

诗意:

星汉下,喻指夜空中的繁星闪烁。天孙,指公主,也指国家的使者。诗人描绘了星汉下,车马从天而降,来往于不同的国度。车驾中的文书容易剪切,马上演奏的音乐曲调多而复杂。关塞上的帐篷穿梭移动,风沙遮掩了华丽的轩车。箫声随着日月的交替渐行渐远,望向遥远的河源。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奉和送别公主的场景,通过对车马行进、关塞风沙等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风景的壮丽和边疆使者的辛劳。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诗句中的星汉、车马、词曲、帐篷和河源等意象相互映照,使整首诗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同时,通过描绘公主出使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边塞文化的赞美和对国家外交活动的祝福。整首诗采用了流畅的句式和优美的押韵,行云流水般地展示了边塞的独特风景,给人一种豪迈、壮丽之感。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