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已觉抄云先簸粞”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已觉抄云先簸粞”出自宋代袁说友的《咏晴》。

“已觉抄云先簸粞”全诗

《咏晴》

“已觉抄云先簸粞”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袁说友

农夫一饱尝忧迟,十年五旱无已时。

今年陇上消息好,天不靳我食与衣。

黄梅雨了时雨至,三尺稻梗一尺泥。

不忧夏潦忧甲子,阿香忽放雷车归。

白波翠浪雨沾足,已觉抄云先簸粞。

新春入甑供晨炊,吾农自此今无饥。

迩来更说蠲输好,州邑抚我如婴儿。

如今不怨田家苦,但忆诗人歌子妇。

《咏晴》袁说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咏晴》是宋代袁说友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咏晴》中文译文:

农夫一饱尝忧迟,

十年五旱无已时。

今年陇上消息好,

“已觉抄云先簸粞”的出处是哪里

天不靳我食与衣。

黄梅雨了时雨至,

三尺稻梗一尺泥。

不忧夏潦忧甲子,

阿香忽放雷车归。

白波翠浪雨沾足,

已觉抄云先簸粞。

新春入甑供晨炊,

吾农自此今无饥。

迩来更说蠲输好,

州邑抚我如婴儿。

如今不怨田家苦,

但忆诗人歌子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农夫的视角描述了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困苦和干旱后,终于迎来了好消息的喜悦。农夫们历经十年的干旱,饱尝了忧虑和艰辛,但今年陇上的消息却十分乐观,天空不再辜负他们的期望,给予他们食物和衣物。

“已觉抄云先簸粞”的出处是哪里

黄梅雨的到来让人们欢喜不已,稻梗泥土也变得湿润。虽然农夫们不再担忧夏季的洪水,却要担心甲子年的灾害。然而,阿香(可能是指某种农事仪式)突然放响雷车,象征着吉祥的归来。

白波翠浪、雨水洒满了大地,农民们已经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他们早已觉察到云彩的变化,提前完成了对粮食的打谷工作。新春时节,他们将收获的粮食放入甑中,准备早晨烹煮美味的食物。从此以后,农民们再也不会经历饥饿的日子。

最近,人们还告诉我农作物减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州县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就像对待婴儿一样。现在农民们不再怨恨农田的艰辛,只是怀念那位诗人的歌妇,她曾经唱过美好的歌谣。

这首诗以朴素的农民视角,描绘了农田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通过展现农夫们的辛勤劳作和对自然的依赖,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困境的克服。同时也表达了对州县政府的感激,以及对家庭和爱情的思念之情。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