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要令灭迹须严科”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要令灭迹须严科”出自宋代王洋的《悯旱》。

“要令灭迹须严科”全诗

《悯旱》

“要令灭迹须严科”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王洋

天心爱民非不勤,民心有恨天必闻。

为嫌流不入城郭,指撝山泽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往来空中无定性。

平时风伯谗口多,忍看云师自奔横。

愿得天公张纲罗,要令灭迹须严科。

雷公传声泽灵死,呜呼奈尔风伯何。

《悯旱》王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悯旱》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悯旱

天心爱民非不勤,

民心有恨天必闻。

为嫌流不入城郭,

指撝山泽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

往来空中无定性。

平时风伯谗口多,

忍看云师自奔横。

“要令灭迹须严科”的出处是哪里

愿得天公张纲罗,

要令灭迹须严科。

雷公传声泽灵死,

呜呼奈尔风伯何。

译文:

怜悯干旱

天心爱护百姓并非不勤劳,

百姓心中的怨恨天必然会知晓。

却因为流云不肯涌入城郭,

指手画脚地将山泽收束浮云。

浮云未肯轻易听从命令,

来去空中没有定性。

平时风伯说谗言甚多,

眼睁睁地看着云师自行胡乱飘荡。

愿得天公张纲罗,

要让灾害消失必须加强治理。

雷公传声泽灵已死,

唉呼,你们风伯为何如此?

“要令灭迹须严科”的出处是哪里

诗意和赏析:

《悯旱》表达了诗人对百姓遭受干旱灾害的忧虑和愤怒之情。诗中描绘了天心爱护百姓的形象,但却因为某种原因,流云不肯涌入城市,无法带来雨水滋润,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诗人以浮云为象征,抒发了对天命不顺、无法得到应有回应的失望之情。浮云不肯承担起降雨的责任,往来空中没有定性,使得人们在干旱的日子里倍感无助。

诗中还涉及到风伯和云师的形象。风伯传播着谗言,妨碍了云师的行动,使得治理干旱的努力受到了阻碍。诗人愿望得到天公的干预,希望能够制止灾害的蔓延,并呼唤风伯改变自己的态度。

整首诗以抒发对干旱灾害的关切和对天地不公的愤怒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天命无常的反思。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物形象,诗人表达出在困难面前,人们对天命的无奈和对希望的追求。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