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鼎鼎何能漫百年”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鼎鼎何能漫百年”出自宋代孙应时的《又谒武侯祠》。

“鼎鼎何能漫百年”全诗

《又谒武侯祠》

“鼎鼎何能漫百年”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孙应时

城南风景故堪怜,胜日经行意洒然。

江上竹寒偏却暑,庙前柏老尚参天。

堂堂不配能千古,鼎鼎何能漫百年。

醉里狂歌心浩荡,为君一吸倒觥船。

《又谒武侯祠》孙应时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又谒武侯祠》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再次参拜武侯祠,

城南的风景历久可怜,

明亮的阳光洒在道路上,

“鼎鼎何能漫百年”的出处是哪里

江上的竹子凉意盎然,

庙前的柏树已经年老,

但仍然矗立天穹。

这庄严的场景不配流传千古,

这威严的形象又何能经久不衰。

当我陶醉在狂歌之中,

我的心情是如此豪放,

为了您,我举起酒杯,

一饮而尽,倒空觥船。

“鼎鼎何能漫百年”的出处是哪里

诗意和赏析:

《又谒武侯祠》这首诗词描绘了孙应时再次参拜武侯祠的情景。武侯祠是为了纪念蜀国名将刘备时期的丞相诸葛亮而建立的庙宇,被视为忠诚和智慧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周围的风景和庙宇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英雄的赞颂之情。

诗中提到的城南风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怜惜之情,将明亮的阳光和清凉的竹子作为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变化。同时,庙前的柏树被形容为年老但依然高耸入云,象征着英雄精神的永恒。

诗人在诗的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陶醉在狂歌之中,心情豪放,为了表达对英雄的敬意,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倒空觥船。这种豪爽的举止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精神的推崇和敬仰。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庙宇形象,诗人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相结合,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赞美和追思。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