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枉用文章杀李公”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枉用文章杀李公”出自宋代孙应时的《咏史》。

“枉用文章杀李公”全诗

《咏史》

“枉用文章杀李公”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孙应时

绛帐何人拜马融,已应羞面见儿童。

早知自照头颅丑。

枉用文章杀李公。

“枉用文章杀李公”的出处是哪里

《咏史》孙应时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咏史》。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绛帐何人拜马融,

已应羞面见儿童。

早知自照头颅丑,

枉用文章杀李公。

“枉用文章杀李公”的出处是哪里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历史上的一段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才能和地位的反思。诗中提到了马融,他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当时的才子。然而,诗人在咏史的过程中,借用了马融的形象,以此来反思自己的才华和地位。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自己的言辞批判了自己,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怀疑和对自身地位的不满。诗中的“绛帐何人拜马融”,揭示了马融那时的受人景仰和仰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自卑感。接着,诗人写道“已应羞面见儿童”,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现状的羞愧和无地自容。

诗的后两句“早知自照头颅丑,枉用文章杀李公”,更加强调了作者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的质疑和懊悔。这里的“照头颅丑”意味着作者认识到自己的才华和地位并不如马融那样出众,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自卑感。最后一句“枉用文章杀李公”用以形容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白费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对此感到懊悔和追悔。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借用,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个人才能和地位的反思。在表达自我怀疑和自责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文人士子对于自己才华和成就的苛责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引发读者对于自我价值和成就的思考。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