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足令来者慕”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足令来者慕”出自宋代苏颂的《赠大理寺丞陈公挽辞》。

“足令来者慕”全诗

《赠大理寺丞陈公挽辞》

“足令来者慕”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苏颂

隐德称乡闬,清风遗子孙。

未荣三釜禄,先逝九原魂。

葬得眠牛地,家开纳驷门。

足令来者慕,信有教忠言。

《赠大理寺丞陈公挽辞》苏颂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大理寺丞陈公挽辞》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足令来者慕”的出处是哪里

中文译文:

隐德称乡闬,

清风遗子孙。

未荣三釜禄,

先逝九原魂。

葬得眠牛地,

家开纳驷门。

“足令来者慕”的出处是哪里

足令来者慕,

信有教忠言。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颂赠送给大理寺丞陈公的挽词。诗中表达了对陈公的深深怀念和赞赏之情。陈公虽然在世时未能享受丰厚的俸禄,但他却以隐德高尚而被乡亲们所称颂,他的清风遗留给后代子孙。他在生前就已离世,他的精神魂魄早已飘散在九原之上。他的安葬地得以和牛一同长眠,他的家门敞开着迎接驷马而来的贤士。他的高尚品德令人们敬佩,他的言行信念充满着忠诚之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苏颂对陈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陈公的品行和事迹的赞颂,展现了忠诚、高尚的人格魅力。陈公虽然并未得到官位和丰厚的待遇,但他通过自己的隐德和清风影响了后世子孙,他的高尚精神超越了权势和荣誉的追求。诗中的"眠牛地"和"纳驷门"寄托了对陈公的祭奠和追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陈公品德的敬仰。整首诗简练而含蓄,流露出诗人对陈公品德的深深敬佩,同时也传达了崇高品格对于后人的影响和启示的含义。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