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劳生为苦思”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劳生为苦思”出自宋代舒岳祥的《贻山甫》。

“劳生为苦思”全诗

《贻山甫》

“劳生为苦思”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舒岳祥

多病空余老,劳生为苦思。

偶然新得句,长是不眠时。

鼠搅歉无肉,傭逃怨食糜。

此怀谁可诉,只恐则山知。

《贻山甫》舒岳祥 翻译、赏析和诗意

《贻山甫》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劳生为苦思”的出处是哪里

中文译文:

多病空余老,劳生为苦思。

偶然新得句,长是不眠时。

鼠搅歉无肉,傭逃怨食糜。

此怀谁可诉,只恐则山知。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多病而年迈的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劳累一生的苦思和心事。他偶然间获得了一句新的诗句,但这让他更加难以入眠。他的生活十分艰难,连老鼠都抢夺了他的食物,他不得不借助他人的恩赐度日。他心中的忧愁和哀怨无处倾诉,只担心自己的心声最终只有山岳才能理解。

赏析:

《贻山甫》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人在多病困扰下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艰辛。诗中的老人身患重病,年事已高,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非常脆弱。他劳累了一生,但却饱受思虑之苦,无法得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劳生为苦思”的出处是哪里

诗中的"偶然新得句,长是不眠时"表达了作者在病榻上偶然得到了一句新的诗句,但这反而让他更加难以入眠。这种不眠的状态既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思虑重重、内心纷乱的状态。

诗中的"鼠搅歉无肉,傭逃怨食糜"揭示了老人生活的困境。老鼠偷食了他的食物,他不得不依赖他人的施舍来维持生计。这种贫困和艰难的生活使他倍感无助和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此怀谁可诉,只恐则山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处倾诉的苦闷。他无法将自己的心声倾诉给他人,只能寄托在大自然的山岳之间。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山的倾诉和依赖,也反映了他对山的无私信任和对自然的抚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忧愁和无奈,通过描绘老人的生活境遇和心理状态,表达了对诗歌和自然的追求与依赖,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