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谁送酒如渑”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谁送酒如渑”出自宋代舒岳祥的《四月六日绝粮用银盏易谷作诗别之》。

“谁送酒如渑”全诗

《四月六日绝粮用银盏易谷作诗别之》

“谁送酒如渑”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舒岳祥

从此与君别,临行更一倾。

纵令愁作海,谁送酒如渑。

已悟兴亡理,空留物我情。

不知陶靖节,何物了平生。

“谁送酒如渑”的出处是哪里

《四月六日绝粮用银盏易谷作诗别之》舒岳祥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四月六日绝粮用银盏易谷作诗别之》

中文译文:

四月六日,粮食已尽,用银盏交换谷物,作别之诗

从此与君别,临行更一倾。

纵令愁作海,谁送酒如渑。

已悟兴亡理,空留物我情。

不知陶靖节,何物了平生。

“谁送酒如渑”的出处是哪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发生在四月六日,情景是舒岳祥与某位朋友分别。由于粮食已经耗尽,他们用银盏交换谷物,作为离别的礼物。在离别之际,舒岳祥感慨万千,他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他意识到人生的起伏无常,留下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对于陶靖节(可能指古代文人陶渊明)的节操和人生境界却不得而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离别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思考。他深情地告别朋友,倾诉内心的苦闷与不安。诗中的"一倾"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心中的愁苦之情。"纵令愁作海"形容了他内心的痛苦如同汪洋大海般辽阔无边,而"谁送酒如渑"则反衬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中的"已悟兴亡理,空留物我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兴衰无常的领悟,他明白物质终将虚空,而真情永存。最后两句"不知陶靖节,何物了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陶靖节的追思和敬仰,同时也映照了诗人对自己平凡人生的思考和自省。

这首诗以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离别和生死轮回的主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哀愁。通过对物我情感的反思,诗人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以启迪,让人不禁陷入对生命的感悟和反思。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