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读罢不知山月高”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读罢不知山月高”出自宋代舒岳祥的《题潘少白诗》。

“读罢不知山月高”全诗

《题潘少白诗》

“读罢不知山月高”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舒岳祥

海飓既过天泬寥,瓦檠弄焰静自摇。

特山吟稿适在案,读罢不知山月高。

早从唐体入圆妥,更向派家事掀簸。

尽囊六卷要我删,子自得之何秘我。

燕骑纷纷尘暗天,少陵诗史在眼前,我才衰退空茫然。

君能於此更著力,唐体派家俱可捐。

《题潘少白诗》舒岳祥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潘少白诗》是宋代舒岳祥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飓既过天泬寥,

瓦檠弄焰静自摇。

特山吟稿适在案,

“读罢不知山月高”的出处是哪里

读罢不知山月高。

早从唐体入圆妥,

更向派家事掀簸。

尽囊六卷要我删,

子自得之何秘我。

燕骑纷纷尘暗天,

少陵诗史在眼前,

我才衰退空茫然。

君能於此更著力,

唐体派家俱可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舒岳祥对文学艺术的思考和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对文学传统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唐体诗的倾慕以及对当时流行的派系争论的厌倦。

赏析:

首句“海飓既过天泬寥”,描绘了海飓过后的天空澄净而寥廓,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瓦檠弄焰静自摇”一句,则通过对屋檐上的瓦檐摇晃的描绘,表达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读罢不知山月高”的出处是哪里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特殊的山中吟诗写稿,但读完之后却不知道山的高度。这里将山的高度比喻为文学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文学成就的怀疑和迷惘。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回顾了自己早年学习唐体诗的经历,并对当时流行的派系争论表示了不屑和反感。诗中提到要删去囊中的六卷诗稿,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抱负和追求,并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观察和对自身衰退的无奈。燕骑纷纷尘暗天,少陵诗史在眼前,诗人感叹着时光的流转和文学的更替,以及自己在这变迁中的衰退和茫然。诗的结尾呼吁读者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对文学的关注和创作,认为唐体诗和派系争论都可以抛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背景,融入了对文学传统和时局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价值的思考和期望。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