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全无供养之心”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全无供养之心”出自宋代释祖钦的《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全无供养之心”全诗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全无供养之心”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释祖钦

洗面摸著鼻孔,不知打破漆桶。

园里蓬头道者,全无供养之心,烂却瓜秧瓠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释祖钦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释祖钦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全无供养之心”的出处是哪里

中文译文:

洗面摸著鼻孔,

不知打破漆桶。

园里蓬头道者,

全无供养之心,

烂却瓜秧瓠种。

“全无供养之心”的出处是哪里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一个园子里的景象,抨击了道德修养不足、心怀私利的人。诗中的洗面摸鼻孔,无意中打破了漆桶,象征着一个人行为不慎,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利益毫不在意。园子里的蓬头道者指的是没有修养的人,他们没有供养的心,缺乏对他人的关怀和奉献精神。他们种植的瓜秧瓠种已经烂掉,象征着他们的行为和品德已经败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担忧和批判。诗中的洗面摸鼻孔和打破漆桶,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漠视和对他人利益的无视。园子里的蓬头道者则代表了那些没有修养、缺乏奉献精神的人。他们不关心他人的需求,只顾自己的私利,这种行为不仅令人不齿,也会导致社会道德的破败。

诗词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洗面摸鼻孔和打破漆桶与供养之心的对比,以及瓜秧瓠种的烂掉与道者的无心供养之间的反差,更加凸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的忧虑。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警示人们要注重修养和道德,关心他人,奉献社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和对修养和奉献精神的呼唤。它提醒人们要慎重对待自己的行为,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以道德为基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