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什麽人得此三味”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什麽人得此三味”出自宋代释智愚的《偈颂十七首》。

“什麽人得此三味”全诗

《偈颂十七首》

“什麽人得此三味”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释智愚

金碑刮膜,自病难医。

利剑挥空,逃踪莫及。

何以横拈尘尾,抑挫来机。

杀活虽殊,对扬有淮,什麽人得此三味。

一二三,三二一。

《偈颂十七首》释智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十七首》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金碑刮膜,自病难医。

利剑挥空,逃踪莫及。

“什麽人得此三味”的出处是哪里

何以横拈尘尾,抑挫来机。

杀活虽殊,对扬有淮,什麽人得此三味。

一二三,三二一。

译文:

黄金碑上刮去病症,自身疾病难以治愈。

利剑挥舞却无所获,逃遁的踪迹难以追及。

如何能够横握尘埃的尾巴,压制来临的机遇。

杀戮和生存虽然不同,但相互对抗却有着某种联系,有谁能够领悟这种境界。

一二三,三二一。

“什麽人得此三味”的出处是哪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作者以金碑刮膜、利剑挥空的形象,意味着人们在追求名利和权势的过程中,往往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和成就。无论是追逐金钱还是权力,都难以解决内心的病症,难以获得真正的自我救赎。

诗中的“横拈尘尾”和“抑挫来机”传达了一种对待机遇和困难的态度。作者认为,当面临困境和挑战时,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抓住机遇的尾巴,抑制困难的来临,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诗词最后两句“杀活虽殊,对扬有淮,什麽人得此三味。一二三,三二一。”表达了人们在生存和竞争中的相互关系。无论是杀戮还是生存,它们虽然不同,但却相互对立,相互影响。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有谁能够领悟这种辩证的境界,融会贯通其中的智慧与哲理。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象征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困境和智慧的探索。它呈现出一种平和的态度,表达了解脱于世俗纷扰、追求内心自由和智慧的追求。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