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藏身空劫忌机沈”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藏身空劫忌机沈”出自宋代释正觉的《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总颂》。

“藏身空劫忌机沈”全诗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总颂》

“藏身空劫忌机沈”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释正觉

木童吟处槁回春,个里庄严功德林。

垂手断崖知路活,藏身空劫忌机沈。

未翻识浪无多子,不挂唇皮有一音。

佛祖契心言迹外,炷香清坐与追寻。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总颂》释正觉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总颂》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童吟处槁回春,

在木童吟唱的地方,凋零的春天重新回来,

个里庄严功德林。

每一个地方都庄严肃穆,犹如一座功德林。

“藏身空劫忌机沈”的出处是哪里

垂手断崖知路活,

垂下手臂,断崖之上便知道前路依然通畅,

藏身空劫忌机沈。

躲藏身形于虚空的劫难中,小心避免机缘的陷入。

未翻识浪无多子,

未曾翻开的经书,涵盖的知识无穷无尽,

不挂唇皮有一音。

不在嘴唇上挂一丝言辞,却有一种音响。

佛祖契心言迹外,

佛祖与我心意相契合,超越了言辞的表达,

“藏身空劫忌机沈”的出处是哪里

炷香清坐与追寻。

清香的炷香燃烧,静坐追寻内心的真谛。

这首诗词表达了释正觉对佛法的颂扬和对修行的追求。通过描绘木童吟唱的场景,他表达了凋零的春天重新回来,象征着佛法的复兴和希望的到来。每个地方都庄严肃穆,象征着佛法的广泛传播和功德林的存在。他提到垂下手臂断崖之上便知道前路通畅,表达了修行者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通过内心的觉察和智慧,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躲藏于虚空的劫难中,小心避免机缘的陷入,意味着修行者需要谨慎行事,以免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未曾翻开的经书涵盖的知识无穷无尽,表达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不在嘴唇上挂一丝言辞,却有一种音响,强调了修行者对内心境界的重视,超越了言语的表达。最后,通过炷香的清香和静坐追寻内心的真谛,表达了修行者对于达到内心平静和觉悟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佛法的精神境界和修行者的追求,表达了对佛法的赞美和推崇。同时,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修行过程的描写,使诗词具有一种超脱尘俗的美感和内心的宁静。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