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超凡越圣大心粗”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超凡越圣大心粗”出自宋代释印肃的《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超凡越圣大心粗”全诗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超凡越圣大心粗”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释印肃

直截无根树子铺,超凡越圣大心粗。

忘躯为法方如此,担板真如大丈夫。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无论行走,静坐,或是卧眠,

每一种状态都颂赞不已。

直截无根树子铺,

直截了当,没有根基的树木,却能长满枝叶,

“超凡越圣大心粗”的出处是哪里

象征着修行者能在世间显现无上法身。

超凡越圣大心粗,

超越凡尘,超越圣贤,心胸广阔,

修行者超越了尘世的束缚,具备了崇高的境界。

忘躯为法方如此,

忘记自我,将身躯贡献给佛法,

修行者舍弃了个人私欲,将自己融入到佛法之中,

以身体力行地追求智慧和解脱。

担板真如大丈夫。

“超凡越圣大心粗”的出处是哪里

像真实的人一样,具备大丈夫的品质。

这里的大丈夫并非指男性,而是指在修行中具备坚定决心、勇气和责任感的人。

这首诗词通过直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在佛法道路上应具备的精神境界和行为准则。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修行者应当具备的品质和态度,如直截无根树子铺的形象,象征着修行者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拥有无上的智慧;忘躯为法方如此的表述,则强调了修行者舍己为法、忘我奉献的精神;而担板真如大丈夫则体现了修行者应当具备的坚韧和勇敢。

这首诗词饱含佛教的智慧和修行理念,通过简练而深刻的文字,启迪人们关于修行道路上的思考与感悟。它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信息,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追求智慧、超越自我,以及对他人和世界怀有宽广的胸怀和慈悲之心。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