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千光影裹听莺啼”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千光影裹听莺啼”出自宋代释印肃的《绍椿行者求颂》。

“千光影裹听莺啼”全诗

《绍椿行者求颂》

“千光影裹听莺啼”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释印肃

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

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

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裹听莺啼。

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

《绍椿行者求颂》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绍椿行者求颂》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光影裹听莺啼”的出处是哪里

绍椿行者求颂,

假使活了八千五百岁,

绍椿松鹤未能引起奇异之感。

与之相比,绍明光更为卓越,

这里实际上应该是出家修行之地。

想起什么会让人忧虑衣食问题呢,

千丝万缕的光影中,听到莺啼。

“千光影裹听莺啼”的出处是哪里

听到一声鸣唱,却无从得知消息,

满眼的莲花,却看不到它的枝干。

诗词以绍椿行者为主题,表达了行者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作者描述了绍椿行者的修行历程,虽然他已经活了很长的岁月,但绍椿松鹤并没有引起他的惊奇,相比之下,绍明光的境界更为卓越。这里的绍明光指的是佛教修行中的光明境界,作者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地。诗词中提到了听到莺啼的光影和鸣唱的声音,但却无法获知其中的消息,以及看到满眼的莲花却无法看到它们的枝干。这些描写突出了修行者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越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真理的寻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绍椿行者的修行历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境界和超脱世俗的思考。同时,通过对光影、声音和莲花等形象的运用,给人以超越现实的意境和寄托内心的宁静感。这首诗词富有禅意,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修行理念,体现了艺术与宗教的结合。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