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通方万里平”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通方万里平”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通方万里平”全诗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通方万里平”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释印肃

名字假宗乘,宗乘岂立名。

得兔忘蹄去,通方万里平。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诗词的内容描述了名字的虚幻与轮回,以及追求真实与超越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通方万里平”的出处是哪里

名字假宗乘,

宗乘岂立名。

得兔忘蹄去,

通方万里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考和哲学观点。诗词以“名字”和“宗乘”作为隐喻,探索了人生和存在的本质。

第一句“名字假宗乘”,意味着名字只是一个表面的标签,是虚幻的存在。它指出了名字无法真正代表一个人的内在本质。

“通方万里平”的出处是哪里

第二句“宗乘岂立名”,进一步强调了名字的虚幻性。这里的“宗乘”可以理解为追求真实和超越的修行之路,而“立名”则表示通过名字来定义自己。诗人认为,在追求真实和超越的道路上,名字是无法起到实质作用的。

第三句“得兔忘蹄去”,以兔子忘记自己的蹄子为形象,表达了超越个体身份和束缚的意愿。兔子忘记蹄子,意味着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形态和局限,追求更高的境界。

最后一句“通方万里平”,以广阔无垠的方圆为意象,表达了心境的平和与超脱。这里的“通方”可以理解为超越一切限制和狭隘,达到无边无际的宽广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名字的虚幻性和超越个体身份的追求。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名字和形式的束缚,追求内心真实和境界的升华。诗词以抽象的意象和隐喻,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存在的思考,展示了宋代佛教诗歌的独特风采。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