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老卢快踏碓”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老卢快踏碓”出自宋代释印肃的《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老卢快踏碓”全诗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老卢快踏碓”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释印肃

朝朝去礼拜,谁识丹霞在。

打倒木佛烧,院主反招罪。

得相而无相,参方会不会。

如来非大身,老卢快踏碓。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这首诗来自宋代,作者是释印肃。下面将为您提供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卢快踏碓”的出处是哪里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朝朝去礼拜,谁识丹霞在。

打倒木佛烧,院主反招罪。

得相而无相,参方会不会。

如来非大身,老卢快踏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佛教徒的精神追求和对信仰的思考。诗人通过四个独立的意象,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看法和对世俗因缘的看透。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每天早晨前去礼拜的情景,但他认为在这样的仪式中,有谁能真正认识到精神境界的高远之处呢?这是对常人对宗教的表面理解和追随的批判。

“老卢快踏碓”的出处是哪里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偶像崇拜的反对。他说要打倒木佛,并将其烧毁,意味着要摒弃对形式的迷恋,摒弃迷失在物质世界中的追逐。

然后,诗人提出了“得相而无相,参方会不会”的思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实实相的佛教教义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理解和体验并不依赖于形相,而是要超越相形,参透佛法的奥义。

最后,诗人以“如来非大身,老卢快踏碓”作结。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自我的思考和一种超越世俗的心态。他认为佛陀并非具有特定形体的存在,而是一种智慧和境界的体现。老卢踏碓是一个典故,意味着要迅速行动,快速超越尘世的束缚。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信仰的思考和追求。他批判了形式主义和迷失在物质追逐中的人们,强调了超越相形、追求真实实相的重要性,并倡导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心态。整首诗从表面到深层,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智慧和解脱的追求。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