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庵本无庵开不开”的出处是哪里

诗句大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庵本无庵开不开”出自宋代释印肃的《偈颂十四首》。

“庵本无庵开不开”全诗

《偈颂十四首》

“庵本无庵开不开”的出处是哪里

宋代 释印肃

实相无空无不空,将不空执尚违宗。

一多无位谁分别,万象森罗一镜中。

庵本无庵开不开,灵知自性即如来。

寻源穷处烟霞伴,南岭风光近日回。

上无片瓦下无锥,被喧卜静了无依。

多求欲叩无心者,既了无心岂是非。

若将色见普庵人,未免随流不契津。

千里无来同受用,纵横妙用自家珍。

莫怪渠侬不出头,了心非相永无求。

相逢谁觉梦不梦,浪静闲乘般若舟。

《偈颂十四首》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是一首释迦牟尼佛教义的偈颂,由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实相无空无不空,

将不空执尚违宗。

一多无位谁分别,

“庵本无庵开不开”的出处是哪里

万象森罗一镜中。

庵本无庵开不开,

灵知自性即如来。

寻源穷处烟霞伴,

南岭风光近日回。

上无片瓦下无锥,

被喧卜静了无依。

多求欲叩无心者,

既了无心岂是非。

若将色见普庵人,

未免随流不契津。

千里无来同受用,

纵横妙用自家珍。

莫怪渠侬不出头,

了心非相永无求。

“庵本无庵开不开”的出处是哪里

相逢谁觉梦不梦,

浪静闲乘般若舟。

诗意:

这首偈颂主要探讨了佛教的中心教义——空性。诗人通过描述一种真实的存在,既无所谓空,也无所谓非空,来表达空性的无限和深邃。他还谈到了追求空性的修行方法,包括不要执著于空性,不要分别万物,以及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安静和清明。

赏析:

这首偈颂语言简明,但思想深邃,以短小的语句表达了深刻的教义。诗人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佛教的理解和修行的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然界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他以实际的例子说明了空性的概念,比如“庵本无庵开不开”和“上无片瓦下无锥”,这些都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空性的含义。此外,他还提出了修行的方法,如“多求欲叩无心者,既了无心岂是非”,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如何达到空性的境界。整首诗充满了智慧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的佛教偈颂。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