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购买力平价偏离
Solnik(1974)认为购买力平价偏离是由于投资者不同的消费偏好造成的。他定义由于PPP偏离引起的汇率风险为“实际汇率风险”。
购买力平价偏离的原因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自身的缺陷
购买力平价理论因为其过于严格的前提和假设限制了它的实际运用,而且由于卡塞尔的时代局限性,该理论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缺陷。
1.世界经济现状与购买力平价要求不符
20世纪初,卡塞尔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他认为在一个充分开放、充分贸易和市场充分有效的世界经济条件下,汇率是购买力平价的无偏估计量.即汇率的变动收敛于购买力平价。因此.购买力平价作为均衡汇率,是评价汇率波动正常与否的依据。从对发达国家的实证检验中也可以看出,当一国的经济发展开放到一定水平,购买力平价对汇率的解释能力是比较强的。比如,2001年欧元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为0.890∶1,汇率为1.022∶1,两者相差15%左右;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与其购买力平价基本一致,均为0.7∶1;日元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为158∶1,其汇率为121∶1,相差30%,这一结论也可以从巨无霸汉堡指数得出。但是现实世界中经济条件与充分贸易、市场充分有效的状况是有较大差距的。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非贸易品,产品质量有高有低,并且存在着贸易壁垒和垄断。另外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正如巨无霸指数所显示,满足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前提条件——一价定律并不成立。
2.购买力平价不适合用综合物价水平计算
购买力平价运用综合物价水平,包含了各国GDP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但是汇率只是和各国间可贸易商品直接相关,而没有直接反映各国如建筑品和各种服务项目等非贸易品的价格。而各国的非贸易品在其价格指数的计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权重,这一点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购买力平价的成立。
3.影响汇率波动因素的多元化
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决定因素上看,汇率取决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它受各国实际价格水平的影响。但是,除了通货膨胀率以外,还有诸多因素影响着汇率的变动。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本经济因素。包括国家间的相对物价、相对利率、生产成本、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资本的供求形势、国际收支状况。二是政治因素。包括政府的经济政策取向、政策稳定与否、货币当局对经济环境的维护力度以及政府或货币当局对本币汇率的态度、各国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各国政策的干预。三是外汇市场的状况。外汇市场供需的变动、国际资本的流动和一些热钱的投资炒作、对过去信息的分析以及对将来行情的预期,都会影响汇率的走势,尤其是在信息渠道畅通的今天,汇率市场上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汇率水平。而且,汇率已经成为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因而在短期内,汇率的波动幅度更大,而且较为频繁,然而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长期的汇率决定理论。
(二)我国经济条件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要求不符
如前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与现实世界的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更不例外。目前我国仍处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经济需要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尚没有达到完全开放、充分自由贸易和完全有效的市场经济,不符合购买力平价的理论要求。
1.贸易壁垒妨碍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成立
进口商品的运输成本和我国政府的贸易管制都会减弱一价定律的实际运用,进而影响到购买力平价的成立。运输费用越高,商品管制越严格,商品在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价格差异就越大,汇率可波动的幅度也就越大。因此,对于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任何贸易壁垒都会造成购买力平价与我国实际汇率的偏离。
2.非贸易品影响购买力平价的成立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小,国内存在着大量的非贸易品,使得购买力平价和人民币汇率所反映的范围各不相同。非贸易品的价格完全由我国国内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但是它们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综合物价水平,通常以投资品和教育、医疗、政府公共消费等非市场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非贸易品在GDP中占相当的比重(据测算约为50%)。如前所述,综合物价指数并不适用于购买力平价,而且我国非贸易品往往因质量较差其价格较低,如果将这部分的非贸易品与国际上优质高价的商品和服务相比,必然会高估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从而使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远远高于汇率。
3.价格机制不完善加剧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我国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相对较低,政府对教育、医疗、房租、工资等项目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价格机制不甚完善,价格扭曲现象较为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服务的价格偏低。据统计,政府消费、居民服务性消费占GDP比重大约为30%左右。这样与国际市场价格比较的结果也会高估人民币购买力,进而也加大了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偏差程度。因此,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条件与购买力理论的要求不相符是造成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存在较大偏差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各国的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偏差十分明显,并且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偏差幅的大小与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两者的偏差程度相对较小,一般在20%以内。对于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相对较小,市场经济不发达,致使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形成较大幅度的偏差,而且汇率往往要低于购买力平价。
(三)实际测算的统计误差造成的偏离
由于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以及宗教、文化和社会历背景等方面千差万别,购买力平价在实际测算中面临许多难题。
1.商品和服务代表性和可比性之间难以协调一致
如果在价格清查中强调商品的代表性,忽视可比性,比较结果就会高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相反,如果强调可比性,忽视代表性,比较结果就会低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2.各国的消费支出结构带来影响
购买力平价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价格指数,但这些指数的计算受国别经济差异的影响。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计算物价指数中商品权重相差较大,这种差别性的存在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人民币汇率和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3.统计误差造成的偏离
计算购买力平价需要一套十分详细的价格和支出数据,我国现阶段的统计基础与其理论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测算出的数据结果的统计误差可能较大,而且不同的汇总方法与数据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实际运用中,购买力平价系数是通过少数专家利用有限资料推算出来的,其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难以把握。据有关专家估计,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高估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夸大了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汇率的差异。另外,本文只用了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没有排除相关的干扰因素,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检验的效果。据有关学者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检验,结果可以支持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成立。
猜你喜欢内容
-
什么是风险性决策
在财经领域,风险性决策是一种常见但又充满挑战的决策方式。风险性决策指的是在决策过程中,存在多种可...
-
商业险需要什么手续
在如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商业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保障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办理商业...
-
没指标是什么意思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可能指没有特定的技术分析指标来辅助判断股票的走势;在基金投资中,可能意味着没...
-
什么是时点存款
在金融世界中,时点存款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和特点的概念。时点存款,简单来说,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
-
南方现金通e的特点是什么
南方现金通 e 作为一款在基金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具有一系列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理财规划中展现出...
-
什么是产品的品种
在财经领域中,产品的品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产品品种指的是具有特定特征和属性的一类产品。...
-
货币资金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合理的货币资金管理...
-
几内亚的货币是什么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西非西岸,是一个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国家。其法定货币是几内亚法郎。...
-
应收据的定义是什么
在财务管理领域,应收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金融工具。应收据,简单来说,是由付款人或受票人签发,由收...
-
L型经济压力线的含义是什么
在经济领域中,“L 型经济压力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简单来说,L 型经济压力线描述的是经济增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