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江畔独步寻花》的七首古诗是什么

读书学习舍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0-29 04:55:52

问题描述

《江畔独步寻花》的七首古诗是什么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朝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释义: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释义: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释义: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释义: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释义: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释义: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释义: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其他回答

江畔独步寻花(七首之六)

r 杜甫

r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r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r 注解:

r 江畔: 杜甫成都草堂附近的浣花溪边。

r 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r 蹊(xī):小路。

r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r 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

r 参考译文:

r黄四娘家的花儿开满了她家门前的小路,成千上万的花儿压弯了一树的枝条。

r结伴而来的蝴蝶在花枝上流连忘返,幸福的黄莺在枝头欢快地鸣叫。

r 扩展阅读:

r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唐玄宗出逃四川,太子继位,是为肃宗。杜甫历经艰险投奔肃宗,但得不到重用,反而因直言被贬华州。公元759年,杜甫辞官不做,次年辗转到达成都,在故交严武的帮助下建起了草堂,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此诗写于草堂建好的第二年,即公元761年的春天。此时的杜甫,经历过沦陷区的生死逃亡,见证过《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的人间惨剧,其中更有数不清的漂泊离乱,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居之处,蜀中的锦绣春风暂时吹散了杜甫的忧愁。所以这位年近五旬(49岁)的诗人饶有兴致地来了一次远足,并写下了包括这首诗在内的一组七首诗,其中第七首中说,“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留恋,令人心痛,不需要任何翻译和解释。

r公元765年,严武去世。失去庇护的杜甫再次举家踏上了漫漫征程。乘舟东下时,杜甫写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