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十大洗涤程序

天学英语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1-02 16:32:06

问题描述

十大洗涤程序,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洗涤布草是有标准的洗涤工艺流程的,这个过程包括:

1检查分类→2装机→3去渍处理→4过水与预洗→5主洗→6漂白→7漂洗→8过水与脱水→9过酸中和→10柔软处理

1.检查分类

首先需要在洗涤前作分拣分类处理。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按颜色分类:不同的布草处理可能会引起相互污染,而不同颜色的同类布草处理方法也不同。

2)按布草污垢的类别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针对布草在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污垢,一般采用专用的去渍剂处理这些特殊污垢。重垢布草如果是与同类的一般污垢程度布草一起作常规处理,只会引起大量返洗的浪费。

3)按布草质地分类:如纯棉床单、涤棉床单等必须分开处理,而地巾应特别分开,单独专机洗涤烘干。

2.装机

洗涤单机:装机量一般为容量的80%-85%。例如100KG洗衣机,装80-85KG左右的布草。

洗涤龙:装机量由吊袋可装载的重量决定(分为50KG、60KG等),电脑控制,超重报警。

3.去渍处理

待水洗布草上的某些新沾染的污渍、污垢,经过主洗、漂白、过水之后,大多数均可去除。对于常规水洗与干洗中无法去掉的污渍,应用一些化学药品并借助一些专业正确的机械作用去除。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水性污渍的果汁、饮料等,经碱性洗涤液将过酸中和,以及氯漂或彩漂的漂白去除色素,再经多次过水,基本可以去除干净。

2)大面积新沾染在布草上的油脂类污垢和蛋白类污垢,通过调整洗涤工艺(加温洗涤或冷水浸泡),采用相适宜的洗涤材料(洗涤液中添加乳化剂和强力洗衣粉等),很容易将其乳化、分解,分散悬浮在洗涤液中,再经漂白、过水、绝大多数也可去除。

3)某些陈旧性污渍以及油性色素渍等,则需要专门去渍处理才能清除干净。

4.过水与预洗

对于中、重污垢的洗涤一般要采用冲洗步骤。预洗是加入适量洗涤剂的一个预去污过程。针对特别严重的污垢,预洗则是必选的步骤。预洗一般可安排在冲洗步骤之后,也可以直接进入预洗过程。

预洗是布草主洗前的准备阶段,对提高洗涤效果,降低洗涤剂用量等都有好处。其作用是用水润湿织物和污垢,同时在水的冲击和洗衣机反复揉搓、摔打的共同作用下,将部分污垢如盐、糖等水溶性污垢、新沾染在织物上的血渍、汗渍、果汁、饮料等污垢以及一些沙土、粉尘等固体颗粒污垢,部分或全部去除。

5.主洗

主洗是布草水洗过程中最关键的工艺操作,通过主洗,使布草类织物上沾染的污垢尽可能脱落下来,溶解、乳化、分散或悬浮在洗涤液中。在适当的洗液浓度、温度、足够的作用时间等因素的结合下,实现去污目的。

由于织物的质料不同,为了求得最佳的洗涤效果,必须依据影响洗涤的各种因素,选择最有利的洗涤条件,如:洗涤时的物理机械作用、洗涤剂的化学作用、洗涤温度和洗涤时间等,同时制定相应的洗涤程序,安全、顺利地完成主洗工艺操作。

6.漂白

此过程是主洗去污的补充步骤,主要去除主洗步骤中不能完全去掉的色素类污垢。

7.漂洗

漂洗是一个扩散过程,用30℃~50℃的水温与高水位去除织物中残存含有污垢的洗液成分,从而达到清洗目的。

8.过水与脱水

利用洗衣机滚筒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滚筒内织物含水量最大限度地减低。

9.过酸中和

洗涤中通常使用的洗涤剂呈碱性,虽然经过多次清洗,亦不能保证没有任何碱性成分存在。碱性物的存在对洗涤物的外观、手感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更甚者,则会对人体的皮肤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利用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0.柔软处理

柔软处理能使织物手感舒适,同时能防止静电产生,并起到润滑作用。

特殊地,针对餐厅的台布、餐巾、某些制服等棉制品或混合纤维织物需要再进行上浆操作,上浆后能使被浆织物表面挺括,防止起毛,同时也在被浆织物表面结一层浆膜,对污垢渗透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其他回答

⑴水位和水温:一般选用中高水位。床单、被套、枕套、浴衣、毛巾等由于附着人体汗渍,冲洗水温与人体温度相接近,温度在35-40℃;餐巾、台布因为脏污、果汁、蛋白质多,温度在60-70℃之间,高于前者。

⑵时间:时间一般2-3分钟,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易重新沉积。如果脏污较重,最好加多一次冲洗,时间最长不超过5分钟。

2、预洗:

预洗为主洗服务,一般加洗衣粉,时间不宜过长,低水位。

3、主洗:

具有去垢作用。

⑴装载量为机器容量70%- 80%。装载量过多容易损坏机器,同时造成织物磨擦力不够,影响洗涤效果;装载过多,使产品摩擦增大,容易起球。

⑵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

⑶水位为低水位。

⑷纯白色棉织物温度一般为80℃;涤棉化纤的有色产品水温控制在40℃以下;丝织物在40℃以下。

⑸主洗剂一般为乳化剂和碱粉。

4、漂白:

⑴漂白剂有氧化漂白剂Ca(clo)2、Naclo、H2O2、NaBO2和还原漂白剂如NaSo3。常用的是Naclo、H2O2。Naclo漂白水的有效含氧量为10%左右;工艺条件为PH值9-11(碱性),温度为40-60摄氏度,时间为6-9分钟。(注意:Naclo浓度不宜太高,过高易损害织物,另外,漂白时间过长也会损害织物)。酒店常用的是漂白水(Naclo)。双氧水(H2O2)漂白成本高,不易使织物变黄,对织物损伤小,稳定性强,且柔软性能高,对有颜色的布草只能用双氧水漂白。而氯水漂白使织物粗糙,对织物损伤大且易泛黄。

⑵时间为6-9分钟。

⑶水位为中水位。

⑷温度为40-60℃。

⑸氧漂温度为80-90℃,采用氧漂时也要根据织物承受程度而定。

5、过水:

⑴过水要清,必须达到3-4次,否则洗涤剂残留其中,对织物有损伤。

⑵过水为中高水位。

⑶过水温度要逐渐降低,骤然降温易使织物再次吸附脏污。

6、柔软:

加柔软剂使织物篷松、舒适,另外也有去静电作用。柔软剂要适用多种织物,一般采用阳离子柔软剂,主要有叔胺盐类、季胺盐类、烷基咪唑衍生物,但阳离子柔软剂也有其缺点,用量过大易使织物泛黄,使染料褪色,而且对荧光增白剂有抑制作用。用量合理,织物很少发生泛黄或使染料变色现象。假如过量而泛黄,只要按织物洗涤程序重新处理一次即可,切不可使用漂白处理或酸洗处理,这样更易使织物泛黄。

7、中和:

碱性成分存在使织物泛黄或泛灰(钙皂),使织物发硬,另外容易对人体皮肤有害,所以正常洗涤后,一般使用中和剂进行中和处理。

中和一般有以下几种作用:中和残留的碱;中和水中可能存在的碳酸氢钠;除铁锈渍;除钙皂;调节PH值;减少过水次数。中和剂一般用冰醋酸和磷酸。如果中和剂过量,对织物有伤害作用,令白色织物泛黄,并且腐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