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谈谈你对汉语言文学的看法

建筑安全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1-02 20:06:43

问题描述

谈谈你对汉语言文学的看法,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汉语言文学仅专业课,有图有真相,长图慎点

以上除了非师范课程,可以分为三大类:文学、语言学、文艺学。

其中语言学最枯燥,偏重理性思维;文艺学其次且需要结合文学基础;文学也并不是仅仅阅读两本小说、诗歌就罢了。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就有八大类,除了汉硕是专硕其余都是学硕,这些都说明仅仅本科教育是很难学好中文的,也许四年下来连门都没碰到。课程多,学时少,广而不精,这是一部分学校的教学任务的不合理之处之一,如果你说大学就是通识教育,也对,但是面对这样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如此对待我觉得很可惜,我觉得中文专业本科教育如今面临很多问题,在这里就不说了。只是想告诉大家中文真的不简单。

然后,说说文学。

文学是人学,文学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内容,包罗万象。文学的世界贵在自由、个性、百花齐放,文学永远向任何人敞开大门,任何人都能在文学的世界找到心灵的归宿。

人文学科不被重视已经是常态了,有一位被评上长江学者的老师说她能得到的研究经费是20万,这已经是国家能给的最高额了,诚然人文学科,不需要设备仪器,但这不是被轻视的理由。

发明创造新技术是创新,写一本著作,不是创新吗?

科技可以短短几年得到飞速发展,文化却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努力,它是潜移默化且稳定性极好的,一些几百年前的陈规旧习,思想积弊依旧在现代人的骨子里不是吗?它难道不会影响人的发展吗?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然而真正决定一个国家、民族能否位列世界前列的是文化。

其他回答

做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学习好汉语,毛泽东同志说:语言这个东西,非下苦功夫不可!

掌握了国语,再学习第二第三乃至更多国家的语言。像周总理就会八国语言文字。

其他回答

万金油式的专业,适应性很好。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当过秘书,搞过宣传,编过报纸,做个教师。

教技校生时,我甚至自学《基础会计》,《预算会计》后,直接给财会专业学生上这两门课程。

毕业三十年,我觉得没白学。

其他回答

汉语言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的深意和广意是无法说透彻的,它是串通历史智慧的輝煌结晶,更是人类走向科学而前进的基石,有了它才有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才有了社会发展的今天,而今的重要尤如我们生存的空气。

其他回答

我是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的学生。这三年下来,觉得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还是受到了不错的熏陶。汉语言文学专业又叫“中文系”。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块,开设的课程有中国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美学、马列文论,大二下开始陆续有语言学或文学类的专题研究的选课。总的来说,是对语言与文学进行系统的研究训练,如果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话可以选这个专业,我当初就是喜欢文学才报的,觉得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其他回答

先从最简单的认知谈起吧!从促进人的大脑发育看,少时由难处入手,长成后入世脑瓜够灵活。而全人类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汉语言!这也是大部分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普遍

"智商

"高的深层原因。而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人祖先智慧的高度凝聚的精华,经此方法训练后的思维方式是超越所谓

"科学

"的。因为,人类由愚昧进入文明的标志是科学,比科学高一层的是文学,比文学再高一层的是美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常识告诉我们:低级的事物形态,不可能解读比它高一级的事物形态,它只能被高级所解读。也就是说,科学解读不了文学,而文学能解读科学。举例:

"向前发展

"四个字,科学解读不了,而文学能说清楚!在全人类语言中,只有汉语言文学能够做到用最精准、简明的文字叙事状物!拼音文字根本没门,两三百年前的书没几个人看懂!所以我们的孩子稍加训练就可以读古文,与两千多年前的先贤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