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香椿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青橙心理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1-05 08:30:01

问题描述

香椿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自古以来有一条不变的规律就是物以稀为贵,现在一斤香椿比一斤波士顿龙虾还贵。这是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稀缺,其实香椿芽产量并不是真的很少,但是再大的产量也扛不住广大吃货的需求。

香椿芽

中国人吃香椿芽的历史由来已久,民间有种说法叫做“吃春”。古时候每到万物复苏的春季,大家在踏青,吃“春宴”的时候,都会成群结伴去野外采摘新鲜的香椿叶,以满足自己对春鲜的需求。香椿芽走上餐桌的时间,据历史考证最早始于唐代,在宋代被正式确认。北宋魏国公苏颂在其所著的《本草图经》中写道:“椿木实,而叶香,可啖”,这是有记录中最早食用香椿芽的记载。

采摘香椿芽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元好问,就曾在自己的诗中写道:“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他的这首《溪童》描写的就是暮春时节,一群小孩子在溪边的香椿树上采摘香椿芽的情景,整个画面活泼,也侧面说明了香椿苗在这个时候已经是连小孩都知道的食材了。

明代的吃货更是在高濂在《遵生八笺》卷十二中,把香椿芽的吃法也做了整理写了下来:“香椿芽采头芽,汤焯,少加盐,晒干,可留年余。新者可入茶,最宜炒面筋,熝豆腐、素菜,无一不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康有为也很喜欢香椿,甚至为香椿单独做了一首诗《咏香椿》:“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

农政全书

在古人眼中,香椿不仅是一种时令食材,还是一种好的药材。距今500年前的李时珍在其所攥写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香椿叶苦、温煮水洗疮疥风疽,嫩芽瀹食,消风去毒;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甚至还将香椿当做饥荒时期的救饥植物载入其中。

在作为食材之前,香椿树在历史中的作用更多的是长寿的象征。庄子《逍遥游》中写道:“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上古时代的大椿树,以人间八千年当做自己的一年,这就是长寿的象征。所以,古时常用带椿的词来形容福寿绵延,例如“千椿”形容的就是千岁,将已过耄耋之年的父亲称为为“椿庭”,取长寿的美好祝福之意。而且椿芽生发极快,有兴兴向荣的感觉,古人也把香椿树当做吉祥树,种在庭前屋后,希望家宅兴旺。

香椿树

吃香椿的习惯由古至今,此风有盛无衰。如今是一道,大家春天必吃的时令菜。从历史价值、时令菜的稀缺程度、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得香椿变成了时令稀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