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与高中班主任沟通语言

鹭岛黄药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1-05 13:28:11

问题描述

与高中班主任沟通语言,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对于有教养的家庭,家长应尽可能从老师那里沟通,知晓实情,然后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2、对于溺爱型的家庭,交谈时,不应该只谈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更应该谈一谈孩子的学习以及各方面的缺点和劣势。家长应充分尊重老师的建议,即使老师只是谈孩子的缺点,也应该虚心接受,和老师共同出谋划策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对于家教宽松的家庭,家长应该增强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尤其是学习上。家长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更多孩子的情况,跟老师共同探索让孩子变得更好更强大的方法,共同努力。

另外,与老师沟通和交流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工作,平时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途径进行沟通。

家长在于老师沟通交流时,应注意几个方面:

1、克服互相埋怨情绪。在面对后进生的时候,教师与家长间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师不会教,一方怨家长不会养。这样,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家长与老师交流时,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2、避免伤害对方的信任与感情。班主任往往对喜欢的学生大力表扬,而对一些不称心的学生指责有加,在家长面前大力批评,好事没一份,坏事份份有。这样,导致家长感情受到了伤害,迁怒于孩子。但是,家长要知道,教师需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才能让家长知道实情,因此双方应该相互信任,以商量的语气共商教育方法。

3、与老师交流时尽量相互尊重。双方都是孩子的长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旦出现任何不同意见,应该协商,而非吵架或者翻脸。

其他回答

与高中班主任沟通的前提是“尊重”。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

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