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做课外阅读的方法

普通专升本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11-15 18:15:53

问题描述

做课外阅读的方法,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选择好课外阅读的书籍

不同的书籍具有不同的作用,正如培根所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所以,中小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目的和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读书,以提高阅读的效率。有的书并不是都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些书不适合小学生读,要到中学后才能读,有些书就是中学生也不适合读,需留待以后读。特别是一些低级趣味、思想不健康的书,中小学生都不宜读。那么,应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课外去读呢?

①思想修养方面

应多读一些有利自己良好思想品德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及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书籍。如低年级可读一些英雄人物事迹等比较形象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可以逐渐地增加一些富有哲理性的书,甚至经典作家的名著名篇。

②文学修养方面

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光靠语文课去培养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的课外文学阅读作为补充和协助。可分阶段结合所学内容,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个人爱好。不要把看课外书只当作消遣和娱乐,而是要从作品的背景、内容、思想、 情感、语言、技巧等各方面去理解和挖掘美的本质。要积极参加学校或学科教研组组织的作品欣赏讲座、读书研讨会、书评等活动。

③各科教学方面

当今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可能把日新月异的新概念、新知识随时补充到课本中去。这就需要中小学生结合学科学习,阅读一些科普读物或杂志。尽可能阅读一些科技类、史地类、社会学类、思维科学类等方面的书籍或文章。至于阅读数量的多少,要视自己的阅读水平、时间安排而定。

2.掌握好课外阅读的方法

阅读有多种方法,可由个人的能力和习惯不同而各有所异。对中小学生来说,应该逐步学会粗读、精读和做读书笔记。

①粗读

粗读也叫浏览,就是粗略地读、快速地读。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得到一本书的总的印象,对所读书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通过浏览可以较快地获取信息,并由此而确定是否需要精读,浏览一般是先看看内容介绍、目录及各章节的标题,进而再选看一章节的内容,或是把全书内容大致翻阅一下。览的关键是要速度快,要跳读。初阅读的人总是以一个字、一个词作为阅读单位,这种阅读速度显然是太慢的。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应该过渡到以一个短句甚至较长的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就要快得多。

②精读

精读就是通过对所选择好的书或其他读物反复地读。仔细地读、动脑筋地读,达到对所读材料的深刻理解,从而掌握该书思想内容和思维方法及表达方法,进而对它进行分析、评论和研究。

怎样才能做到精读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在向青年人介绍读书方法时,提出读书要“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的方法,这就给出了精读的方法。如何做到由薄到厚呢?这就要细读,读书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什么”的问题应该在书中找到答案,同时也可联想到书外的事物、现象;“为什么”的问题一般也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但有时也可能在书中找不到,就要靠自己考虑或查找有关的参考书来查阅。

在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理解、体会和补充写在书边空白处或写成纸条夹在书中。这样内容越来越多,当读完一本书之后,在自己的脑子里就会感到把书“读厚” 了。但是,把书“读厚”并不就是已经读好了,真正读好还应该把“读厚”了的书再“读薄”。“读薄”就是要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去加深理解,最后抓住全书的系统、思路和重点,当把书合起来时,自己能提纲挈领地回忆或叙述全书的内容,全本书在脑子里好像变薄了。

3.养成多买书、多藏书和爱护书的好习惯

书是需要多次阅读的,尤其是好书,价值高的工具书等更需要反复阅读。因此,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买书、多藏书、爱护书、保管好书、延长书的使用寿命。读书时要尽量用卡片等夹在书中以作记号,不要折角,也不要乱卷、乱折、乱丢、乱放,以免使书破损;还要懂得,读书要讲究卫生,不要边吃东西边看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收藏书,有条件的同学,尽量有自己的书柜,将书分门别类存放,条件差的同学,可以用书箱来收藏书。有的人认为,当今社会有了电子书,可以不要纸质书了,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纸质书有许多电子书代替不了的好处,任何时候都还需要存在。所以,对中小学生而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从小养成多买书、多读书、爱护书、多藏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