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声母本音的发音方法

青岛造价之家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6 16:06:50

问题描述

声母本音的发音方法,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声母发音技巧:双唇音b 双唇紧闭,气流经口腔破唇气流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

如“玻”字开始的发音。p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用力尽量送出。m 鼻音。紧闭双唇,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唇齿音f 上门牙轻接触下嘴唇的边缘,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舌尖音d 舌尖抵住门牙后的上牙床,猛把舌尖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t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n 鼻音。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l 舌尖抵住上门牙后的上牙床,嗓子用力,气流由舌的两边透出。舌根音g 舌根抵住软颚,猛然离开,气流冲出;但不是用力送气。k 部住、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h 舌根接近软颚,气流从中间摩擦而出。舌面音j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贴紧硬颚前部,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q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x 舌尖下垂,舌面前部向上隆起,接近硬颚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翘舌音zh 舌尖翘起抵住硬颚最前端(上牙床之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ch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sh 舌尖翘起,接近硬颚最前端(上牙床之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r 部位、方法同上,但发音时嗓子用力(浊音)。平舌音z 舌尖向前伸,抵住上门牙背后,然后微微放松,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c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流用力送出。s 舌尖向前伸,接近上门牙背后,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ng 只在鼻韵母中作韵尾,是舌根的鼻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颚,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其他回答

声母是汉语拼音系统中的一个音节组成部分,它通常位于一个汉字的开头。

1.b(bǐ):将双唇轻轻闭合,然后迅速分开,发出爆破音。

2.p(pí):将双唇紧闭,然后迅速分开,发出爆破音。

3.m(mí):将双唇轻轻闭合,发出鼻音。

4.f(fēi):将上齿轻轻咬住下唇,然后迅速分开,发出摩擦音。

5.d(dí):将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迅速分开,发出爆破音。

6.t(tí):将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迅速分开,发出爆破音。

7.n(nǐ):将舌尖抵住上齿龈,发出鼻音。

8.l(lǐ):将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舌尖向下弯曲,发出侧面摩擦音。

9.g(gǔ):将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迅速分开,发出爆破音。

10.k(kǔ):将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迅速分开,发出爆破音。

11.h(hēi):将口腔张开,用气流从喉咙中发出摩擦音。

这些是常见的声母发音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注意,这只是简单的指导,实际的发音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不同的汉语方言在声母的发音方法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虽然汉语拼音系统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但不同方言的发音习惯和口腔结构会导致声母的发音有所不同。

例如,在普通话中,声母"zh"(如"中国")发音为浊辅音/ʈʂ/,而在广东话中,它发音为清辅音/t͡s/。同样地,声母"sh"(如"上海")在普通话中发音为浊辅音/ʂ/,而在上海话中发音为清辅音/ɕ/。

此外,一些方言中可能会有额外的声母或缺少某些声母。例如,闽南话中有声母"ng"(如"五"发音为/ŋ/),而普通话中没有这个声母。

因此,如果你学习的是某个特定方言的发音,可能需要了解该方言的声母发音规则。

其他回答

本音的发音方法如下1:

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卖马”、“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