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归纳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条件

机电工程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8 05:27:42

问题描述

归纳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条件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消费者的偏好既定 这就是说,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购买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一个消费者到商店中去买盐、电池和点心,在去商店之前,对商品购买的排列顺序是盐、电池、点心,这一排列顺序到商店后也不会发生改变.这就是说先花第一元钱购买商品时,买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边际效用最大,电池次之,点心排在最后.2、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由于货币收入是有限的,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物品,所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存在递减问题.因为收入有限,需要用货币购买的物品很多,但不可能全部都买,只能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种.因为每一元货币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在购买各种商品时最后多花的每一元钱都应该为自己增加同样的满足程度,否则消费者就会放弃不符合这一条件的购买量组合,而选择自己认为更合适的购买量组合.3、物品的价格既定 由于物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就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由于收入固定,物品价格相对不变,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能够购买的商品所带来的最大的满足程度也是可以计量的.因为满足程度可以比较,所以对于商品的不同购买量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可以进行主观上的分析评价.即生产要素最佳组合,当某生产者在给定的成本约束下,将生产资源分配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和生产上,产出量达到最大时,该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

另一种说法是,给定总成本,当达到最高的等产量曲线时,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总之, 生产者达到最优的经营状态,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佳。

1. 定义:厂商谋求利润最大化,或产出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但是受制于其他条件或其他利益主体,主要提供要素的厂商,市场价格等方面的约束,各种要素交织在一起,使生产者达到最优状态,称为生产者均衡.2.达到均衡的方法(1)提高产量:即保持成本不变,寻求最高的产量,就是在成本固定的前提下达到了最高的产量.(2)产量固定,减小支出:就是在产量固定的前提下达到了最低的成本 总之, 生产者达到最优的经营状态,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佳

其他回答

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描述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特定条件下实现最大化利益的状态。下面分别总结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1. 消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消费者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包括:

(1)偏好稳定: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

(2)预算约束: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不变。

(3)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消费者在购买各种商品时,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商品价格之比相等。即 MU1/P1 = MU2/P2 = ... = MUn/Pn。

(4)货币分配最优: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消费者将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中,达到总效用最大化。

2. 生产者均衡条件:

生产者均衡是指在给定的成本约束下,生产者达到最大产出量或最小成本的状态。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包括:

(1)技术水平: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2)成本约束:生产者的成本结构不变。

(3)最大化利润或最小化成本: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生产者寻求最大化利润或最小化成本的产出量。

(4)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生产者在扩大生产规模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MR = MC。

总之,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状态。消费者均衡关注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收入和商品价格约束下达到总效用最大化,而生产者均衡关注的是如何在固定的成本约束下实现产出量最大或成本最小。这两个概念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