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上下中切牙角测量方法

审计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8 07:20:29

问题描述

上下中切牙角测量方法,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 将硫酸纸固定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一并置于观片灯上。

2. 用铅笔描出以下点(1)鼻根点(N):正中矢状平面上鼻额缝的最前点。

(2)蝶鞍点(S):蝶鞍影像的中心。

(3)耳点(P):外耳道之最上点。

(4)颅底点(Ba):正中矢状面上枕骨大孔前缘之中点。

(5)Bolton点:枕骨髁突后切迹的最凹点。

(6)眶点(O):眶下缘最低点,通常取两侧眶点影像之中点。

(7)前鼻棘点(ANS):前鼻棘之尖。

(8)后鼻棘点(PNS):硬腭后部骨棘之尖。

(9)翼上颌裂点(Ptm):翼上颌裂轮廓之最下点。在X片上像一倒挂的泪珠。(10)上齿槽座点(A):前鼻棘与上齿槽缘点间上齿槽突前部外形最凹点。(11)上齿槽缘点(SPr):上中切牙间齿槽突的最前下点。(12)上中切牙点(UI):上中切牙切端最前点。(13)髁顶点(Co):髁突的最上点。(14)关节点(Ar):为下颌升支后缘与颅底外缘X线影像之交点。(15)下颌角点(G0):位于下颌下缘与升支后缘交界处。常通过下颌平面和下颌支平面交角的角平分线与下颌角的交点来确定。(16)下齿槽座点(B):下颌骨联合前面下齿槽座的最凹点。(17)下齿槽缘点(Id):下齿槽突之最前上点。(18)下切牙点(Li):下中切牙切端最前点。(19)颏前点(Po):颏部的最前点。(20)颏下点(Me):颏部之最下点。(21)颏顶点(Gn):颏前点与颏下点之中点。

3. 描绘常用测量平面(1)眼耳平面(FH):由耳点和眶点的连线构成。

(2)前颅底平面(SN):为连接蝶鞍点与鼻根点的连线。常作为面部结构与颅底关系的定位平面。

(3)Bolton平面:由Bolton点与鼻根点连线构成的平面。

(4)腭平面(ANS-PNS):后鼻棘与前鼻棘的连线。

(5)下颌平面(MP):在Downs分析法中,将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定为下颌平面。在Steiner分析中,下颌角点(Go)与下颌颏顶点(Gn)的连线为下颌平面。

其他回答

Downs分析法

同Northwestern分析法一起被认为是所有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的基础。由Downs W. B. 于1948年提出,大致分为骨性测量和牙性测量。以眶耳平面作为基准平面,具体包括以下测量内容:

骨性测量:包括面角、颌凸角、上下牙槽座角、下颌平面角及Y轴角等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