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无锡主要工业有哪些

哆唻咪心理咨询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9 20:43:14

问题描述

无锡主要工业有哪些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的书写者和记录者,是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创造者。

无锡工业起步于清末,但萌芽于商周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锡的工业发展主要经历了清以前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工业文明,并留存大量的工业遗产。清以前时期:萌芽无锡近代工业的形成追根溯源,可向前推到殷商末年泰伯建都梅里。东晋、南北朝时期,无锡商贸集市开始起步。在明清之际,依靠水上交通优势,无锡逐渐成为江南漕运中心和粮食商品集散地。到了近代,传统手工业作坊迅速发展,四处错杂开设,遍布大街小巷。这些传统手工业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涉及行业众多,基本上是以农产品为资源,以纺织为主体,集农工商于一体,成为近代工业的萌芽,为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成长无锡是民族工业产生较早且发展较快的地区,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主由上海开始向无锡等周边城市扩散。

1895年,业勤纱厂由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共同创办,它是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开端。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输华的商品骤减,民族工业的压力随之缓解,这一段时期无锡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黄金发展阶段,尤其缫丝、面粉、棉纺织三大行业取得空前发展。

1926 年北伐战争前夕,无锡已拥有大丝厂 38 家,大面粉厂 5 家,大棉纺织厂 6 家,以永泰薛氏(丝业),广勤杨氏(棉纺织),申新、茂新荣氏(棉纺织、面粉),庆丰唐氏、蔡氏(棉纺织、面粉),丽新唐氏、程氏(棉纺织)和裕昌周氏(丝业)等民族工商业企业迅速崛起,棉纺织业、缫丝业、粮食加工业等三大支柱企业也开始形成,带动交通、机械、建材、化工等的发展。自此,无锡民族工商业成为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力,一直走在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前列。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无锡工业发展的成熟时期解放后,无锡工业进入了发展时期。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后,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无锡工业建立了初步基础。在此期间,无锡对原有工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改组,实行公私合营,并在原有轻纺工业的基础上,开始大力发展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从而建立了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如无锡柴油机厂、无锡油泵油嘴厂(现威孚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厂等。这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建立,标志着无锡工业进入了成熟时期,并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支柱。改革开放:新生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无锡抓住经济体制变革的良好契机,大力发展个体企业,特别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了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所谓“苏南模式”是指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与“温州模式”、“泉州模式”、“耿车模式”并称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样板。“苏南模式”的发展,不仅动摇了计划经济基础,而且显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20 世纪末无锡就已实现了经济由以农业为主体向以工业为主体转变,农村面貌由村落化向城市化转变,乡镇企业成为现代工业的新秀。无锡工业发展不仅给城市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还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遗产。初步统计为 79 处,其中 34处已经列入市级工业遗产名录,成为无锡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无锡自古就有“太湖明珠”、“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源地”、“米市”、“布码头”“钱码头”“丝都”“窑码头”等美誉,其城市文化包括太湖水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吴文化等。但是提起“吴文化”,人们往往都和苏州联系到一起;提起“太湖文化”,嘉兴、湖州、苏州等城市也要分一杯羹。“民族工商业文化”真正跟无锡密不可分。所以,无锡工业遗产旅游要传承“民族工商业文化”,担负起无锡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