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11s管理规范标准

公考之家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0 23:51:34

问题描述

11s管理规范标准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答、1整理(SEIRI):区分公司物品的用途,清除不用的东西。

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优化公司运营现场。整理的目的是:增加作业面积;物流畅通、防止误用等。

2、整顿(SEITON):公司必需品分区定点定位放置,明确重牌标准标识,方便取用。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运营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整顿目的是工作场所整洁明了,一目了然,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持恰好的工作秩序区。

3、清扫(SEIS0):清除垃圾和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自己的领域自己负责清扫。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运营现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污迹、纸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清扫目的是使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保证稳定工作的质量,最终提高公司效益。

4、清洁(SEIKETSU):维持前3S的成果,制度化,规范化,明确每天13S的时间(早上班前、晚下班后)。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影响工作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清洁活动的目的是: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我们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促使。

5、素养(SHITSUKE):严守规定,团队精神,文明礼仪,接触新的事物逐渐适应,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用心每天练习合理规范的工作程序,达到要求,体现素质。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12S”管理活动的核心。没有员工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目的是通过素养让员工成为一个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一个良好工作素养习惯的人。

6、安全(SAFETY) :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生产安全,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严格按照规章流程工作,确保客人、员工及设备的安全。目的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工作的连续安全正常的进行,同时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7、学习(STUDY):员工的成长也就是公司的成长,成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学习各种新的技能技巧,才能不断去的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通过学习,能让员工在恰好商贸得到更好的提升空间。目的在于让员工能更好的发展,从而注入企业新的动力去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竞争与变化。

8、节约(SAVING) :勤俭节约,爱护公司公物;以公司为家,共同发展。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实施时秉持三个观念: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切勿随意丢弃,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之使用价值。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我公司,由于资源相对不足,更应该在企业中秉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9、服务(SERVICE):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为集体(或个人)的利益或为事业工作,服务与你有关的同事、客户。

10、满意(SATISFICATI0N):追求完美,做到同事满意和客户满意。

11、效率(SPEED):工作要迅速才能发挥经济与效率,以最少时间和费用换取最大效能,反应敏捷,接到任务时不超过1小时做出反应,提前或按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