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磬不敲自鸣的典故

网络维修弱电工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1 01:14:54

问题描述

磬不敲自鸣的典故,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钟响磬鸣”这个典故用以告诉人们,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要科学地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磬:古代打击乐器。钟被敲响后,磬就自鸣了。此典出自《刘宾客嘉话录》。洛阳一座寺院的僧房中有只磬,不论白天黑夜,没有人敲打它,它动不动就自己发出声响,僧人又奇怪又害怕,以致吓出病来。于是他请了许多江湖术士,想方设法去制止磬鸣,但都无济于事。有个名叫曹绍夔的人,一向与僧人关系很好。他前来探望僧人的病情,僧人就告诉了他生病的原因。不一会儿,寺里正好敲击斋钟,磬又自己响起来。曹绍夔顿时明白过来,笑着对僧人说:“请明天摆下盛宴,我来为您制止磬的自鸣吧!”僧人虽然怀疑他的话,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就尽力准备了丰盛的宴席。第二天,曹绍夔吃完饭后,从怀里拿出一把锉刀,将磬锉了几下就走了。从那以后,这只磬便不再自鸣了。僧人去询问原因,曹绍夔说:“您的这只磬和寺院的钟频率相同,因此那边敲钟就能引起磬的共鸣。”僧人听了非常高兴,病也好起来了。

其他回答

“不敲自鸣”用作褒义的时候,意思是指完全不用别人提醒,自己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还有一个贬义的意思,指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自己已经在开始洋洋得意。

不敲自鸣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僧人因为听到磬不敲自鸣便心神不宁,他的朋友帮助了他,告诉他原因,即磬与寺内钟的频率相同而引起共鸣。这告诉我们遇事要冷静思考,找出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