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古代一丈等于多少尺

匠客工程机械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11 05:32:24

问题描述

古代一丈等于多少尺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在我国古代,一丈等于十尺。

尺是我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之一,指的是用手指头到肘部的距离作为长度单位。而丈则是更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来测量房屋、田地、道路等建筑或土地的大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我国古代的尺寸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大多数朝代都以标准尺作为公认的测量标准。例如,唐朝制定的《律令度量衡式》规定了一种称为“市尺”的标准尺,长度为一尺二寸五分。而丈则是使用更为广泛的长度单位之一,它的长度通常为十尺。这种长度单位最早出现在商代,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在我国古代,丈通常用作测量田地、房屋等土地和建筑的大小。例如,一“顷”耕地通常是一百个亩,每个亩可以分成十个段,每段长度为一丈。因此,一顷耕地的总长度为一百丈。总的来说,在我国古代,一丈等于十尺,常常被用来测量地物、建筑物等长度。这种长度单位在我国文化历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历史文献和诗词中也广泛出现。

其他回答

古代一丈等于10尺,丈、尺、寸是我国长度的市制单位,它们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十进制。

1丈=10尺=100寸。在商代的时候,一丈合今169.5厘米,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当时,一丈约等于七尺,所以就有了“七尺男儿”和“丈夫”之称。

其他回答

1 一丈等于十尺。

2 古中国人使用丈作为长度单位,一丈是指由十个尺连成的长度。这个单位常出现在建筑和工程上。

3 在古代,一丈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的一丈,也就是十尺;另一种是折衷一丈,也叫折衷丈,相当于七尺五寸。但是正常的一丈是使用最广泛的。

其他回答

古代的一丈等于多少尺,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在我国秦朝时期,一丈实际上等于十尺,每尺长约为23.1厘米,这样一丈就是约2.31米。但是在汉代之后,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尺度标准的不断更新,一丈的长度也不同。北宋时期,一丈等于八尺或八尺二寸,每尺长度约为23.13厘米,这样一丈就是约1.85~1.88米。在日本,一丈也有两种标准。江户时期,一丈被定义为约3.03米,每尺长约为30.3厘米,而在明治时期,一丈被重新定义为314.1厘米,每尺长约为31.41厘米。因此,一丈等于多少尺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需要根据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确定。

其他回答

1、古代一丈等于十尺,一尺一般为0.15-0.32米,古代各个朝代丈和尺的长度定义不同。

2、商代,一尺合今0.15米,按这一尺度,一丈为1.5厘米,一寸为1.5厘米。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因此《孟子·告子下》里提到周文王和商汤的身高“文王十尺,汤九尺”。

3、西周一尺有0.17米,一丈为1.7米。

4、秦朝一尺有0.2米,一丈为2米。

5、东汉一尺有0.23米,一丈为2.3米。这时候开始出现了“七尺男儿”的说法。

6、南北朝时一尺在0.23米到0.3米之间。

7、唐代,一尺合0.31米,一丈为3.1米。

8、宋元时,一尺合今0.32米,一丈为3.2米。

9、明清时,木工一尺合0.32米,一丈为3.2米。